肖雅也充满笑意的邀请道:“先进屋坐会,不能在外面站着。”
她对眼前这小伙印象不错,不是因为别的,因为她母亲是北大法学系教授。
她也是法学系老师,这两年为了陪丈夫和闺女才来辽省教书,等年底就会回京城。
本身就是书香门第的人家,更喜欢文化人,不用是太有文化的那种,她认为读过书的人不粗鲁。
看眼前这小伙的目光就像看一个好学生似的,有些学生的确会被老师区别对待。
吴昊瞅下杨家的小楼,才回头略带不好意思的说:“那就打扰沈将军了。”
“没啥打扰的。”沈军摆摆手领他进屋坐在客厅聊天。
肖雅上楼一次,又下来去餐厅帮忙做菜。
吴昊只是简单打量一下小楼格局,进门就是客厅,他们坐在东面,再往里就是餐厅。
先聊些没营养的,最后说北面老毛子,就算有些事目前还办不成,那也要沟通一下。
最后俩人又聊了关于地和农场的事,吴昊故意说的,就是请教些问题。
肖雅在餐厅里也能听见,做好俩菜就出来跟着说会话,不然会显得招待不周。
吴昊背朝门,坐的位置离门口只有两米多,能听见外面两个脚步声越来越近。
其中一个又离开了,应该是去接人的警卫,另一个肯定就是眼镜妹了。
听见开门声,他马上改口说道:“这次来办事,接到邀请又路过礼堂,不去还不好,没想到去了还收到不少书信。”
“我在家种地挺忙的,真没时间回。”
眼镜妹听见屋里说话声就知道来人了,把门打开个缝隙先偷偷看。
如果是陌生人,那进去打个招呼就行,现在看见那侧脸和衣服。
认出人以后,心里有一丝喜色,但是震惊更多,不明白他为啥会来自己家。
难道是故意的?如果不是故意的,那他是谁?能来这里和爸爸聊天。
那么身份问题就好解决了,她又把这个想法压下去,现在只剩尴尬。
因为进去以后不知道该咋打招呼。
许军两口子面朝西坐着,余光就能发现闺女在偷看,这孩子小时候也这样。
不知道现在为啥不进屋,但是肯定要进来的,他俩就没多管。
许军听见种地的事,思索一下劝道:“以你所做的事,去京城干哪行都行,就算杨家不安排,也会有很多人安排你。”
“真不应该蹲在山沟里不出来。”
吴昊刚才已经称呼沈叔叔了,现在摇头否定道:“沈叔叔你听我说是不是这个理。”
“在家养一群动物,小梅花鹿小鸟都很可爱,我可以领孩子上树掏鸟下河摸鱼。”
“嫌种地累还可以雇人,如果想享受,那就在山上盖个大木刻楞,在湖里买条船钓鱼。”
“养几万头牛羊,每天骑马看着大草原,自由自在的心情还开阔。”
“冬天我都可以修个十几米高的雪山,坐上面能出溜好几里地远。”
吴昊说到这里笑道:“我在家种地不比当兵贡献少,但我过得是神仙生活,京城有几个能和我比的?”
“如果你们的儿女或者子孙,将来生活在这种地方会有多开心?”
沈军若有所思的点头,你不能说他不上进,还不能说他没有道理。
不同身份的人想法也不同,肖雅想的就不一样了,赞同道:“家里两个老爷子一直都说退了以后要去开阔的山水田园生活。”
“他们嫌京城的院子憋屈,我也好久没有去你说的地方走走了,其实你说的生活,不止孩子高兴,我也挺羡慕的。”
“那容易呀。”吴昊笑着解释道:“不是攀关系,我在镇里和二领导当面说过。”
“那些老兵有困难被我遇到肯定会管,就算接回来当爷爷养都没问题。”
“因为他们值得,这些不认识的我都能养,如今管你们叫叔叔阿姨,老爷子去我那更要当爷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