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五个了,剩下一个想找农村的,另一个有目标了,七个人都知道来哈市的目的。
扫了姑娘们几眼就开始掀开棉被,打开车厢和塑料布检查蔬菜。
外层豆角上带一层霜,里面蔬菜上全是水,天气这么冷很快就会结冰,菜必须马上卖。
卡车不吸引市里人注意力,刚才有棉被挡着也看不清,现在绿油油的蔬菜露出来了。
整整两大车,来回溜达的人群马上围过来观看,很多人开始议论纷纷。
一个大叔率先问道:“兄弟,这菜是你自己家种的吗?”
吴昊点头:“对,家里扣十二亩地大棚,现在刚卖第二批蔬菜。”
大哥挺懂行的,有些吃惊的说:“扣十二亩地大棚,你是真敢投钱啊!”
吴昊笑道:“干啥不得要本钱。”
“奶奶我想吃西瓜。”六七岁小丫头咬着手指盯着车上的黑皮大西瓜。
老太太摸摸孙女的头,一脸慈祥的样子,看的出来她喜欢孙女不是装的,也不重男轻女。
她看向车厢里的西瓜问:“多少钱一斤?”
吴昊指着车厢里的菜回答:“我嫌麻烦,所有菜和瓜都卖十块钱。”
这年头舍得买菜未必舍得买水果,都一个价才好往出卖。
“十块。”老太太刚点头,又惊道:“啥?”她跺一下右脚喊道:“你咋不去,抢!”
哥六个听见蔬菜真卖十块钱,心都不由颤抖一下子,他们也接受不了这个价。
附近的人眼睛都瞪大了,更接受不了这个价,有些对七人有好感的大姑娘。
嗯!目前和小豆包很像,慢慢转头,把眼睛斜楞过来了。
吴昊见老太太要急眼,一摆手笑道:“大娘!咱可好好唠嗑奥!”
指着车上的菜说:“十块钱明码标价,说抢,可不好使!”
老太太气的一拍大腿:“今年最贵的西红柿才一毛二一斤,你卖十块钱,这不是,抢是啥呀?”
吴昊没生气,看向围着的众人高声说道:“咱们哈市往少了说也有961万人,就算每人买一斤,这一万斤菜,还有960万人买不到。”
见到有些人点头,他看向老太太语重心长的说:“大娘,全北方就我这一份大量卖菜的,物以稀为贵。”
“我在县城都能把菜卖出去,拉过来就是给市里的人尝尝,就这一万多斤,不买可就没了。”
“你如果不买,那就要等明年七八月份才能吃到蔬菜,还有二百多天啊,天天只能吃萝卜白菜。”
老太太低头嘀咕:“理是这个理,可是白菜才几分钱一斤,这也差太多了。”
她别不过来劲,吴昊也点头不和她犟,其实他心里也感觉挺不可思议的。
寿光那十七家大棚的菜,十块钱一斤上市当天就被抢光了,八四年十块钱一斤啊!
其实也不要瞧不起这个年代,现在万元户不少,有几千块钱存款,舍得花十块二十块的买菜吃个新鲜。
有赚几万块钱的暴发户更舍得买菜吃,特别是明年开春,春城那些君子兰。
平平常常几百几千块钱一盆,全市都在养花,买花的人也有都是。
花几千几万买一盆花,眼都不眨一下,那是真不心疼,因为倒手就赚钱,同样的,谁敢说这些人没钱?
花十几万块钱买一盆花都不是个例,花几万块的人有很多。
他这菜和花一样,就不是卖给工薪阶层的,哈市有900多万人,暴发户不少。
想把这一万斤菜卖出去,一点不难。
这还是卖的太早,大家刚断两个月菜,现在还不是特别想吃,等过完年,四五个月没吃到蔬菜了,那时候工薪阶层都会买二斤回去尝尝。
不是馋,是吃一百多天白菜萝卜,这胃造反逼着让他买。
冷场不到二十秒,一个挎着篮子,看起来挺富态的大姐挤进人群问:“能不能便宜点?”
吴昊摇头笑道:“肯定不能降价的,我还是那句话,有960万人吃不着。”
“说滴对!”大姐见他态度坚决,没生气反而笑了,走到车边拿起蔬菜看看,指着西红柿说:“先来二斤我尝尝。”
第一单生意,吴猛马上拿起称往里装西红柿,称好二斤喊道:“高高滴奥!”
大姐看眼往上挑的秤杆点头,她是做买卖的人,对于称很了解,能看出来人家没做假。
顺手拿起自己买的西红柿尝尝,不停点头:“不比夏天的菜差,再给我来二斤豆角和韭菜黄瓜。”
吴昊伸手帮忙装菜称重,心里真有种离奇的感觉,光听说寿光的菜被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