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嫂背着两岁娃娃拉板车,车上还有十几捆苞米杆,五岁小小子在后面帮忙推车。
车辕中间用绳子连接,挂在背上才能拉动板车,三嫂怕伤到趴在肩膀上的孩子。
她用牙咬着绳,弯腰往前使劲,地里的雪没脚脖,离屯子还有六七里路。
她满头大汗,脸上却浮现出一股倔强劲,家里老爷们生过一场大病,现在能在大棚里种菜,不能干体力活了。
这些活只能她干。
劈柴也是体力活,她家捡不到多少柴火,全靠这些苞米杆过冬。
吴昊看着三嫂,她脸上只有倔强,没有埋怨,这就是这个年代的妇女。
能顶半边天!
只要老爷们活着,她就不会离开这个家。
那小女娃娃脸蛋被西北风吹的通红,好像有点要干裂了,她把左脸贴在妈妈肩头,暖和了就换右脸。
不到两岁,不哭不闹不作人,也许这就是给穷苦人家父母的,最大安慰。
吴昊靠在座椅上,拍下新卡车的方向盘,他小时候就是这么在妈妈肩膀上过来的。
吃过苦才能体会其中的苦。
他要给妈妈和妹妹富裕的生活。
农村人首要面对的就是解决种地收地的问题,土地是农民的根。
不止三嫂家,屯子里还有其他困难户,他都要帮一把,管不了其他地方的人,但眼前的不能看着,也看不下去。
他家将来要扣一千亩地大棚,平时乡亲们帮照看一眼,少出点事,那就是回报他了。
下车走进地里说:“三嫂回去歇歇,地里的苞米杆,我让吴猛他们赶牛车过来帮你拉家去。”
“那可不行啊!”三嫂停下板车擦擦汗又急忙摆手说:“你们老吴家帮我们不少了,这点活可不能用你们。”
又急切的解释道:“我跟你妈请假了,过两天就去大棚干活,要是耽误你家事了。”
“我一会就去大棚,晚上再来拉苞米杆。”
平时都赚不到钱,去大棚干活,一个月二十块,两口子赚一个人工资也不少了,能给孩子吃点好的,她怕人家生气不用她了。
“和请假没关系。”吴昊指着两个孩子说:“你看看他们冻的,大小子的鞋都湿了。”
“我们哥几个体格多好你也看得出来,拉点苞米杆不废啥事,快点回家吧,孩子冻坏了可是一辈子的事。”
三嫂看向板车后面的儿子露出心疼之色:“我让他在地头等着,他还不干。”
五岁小小子低头看向湿了的裤腿和鞋说道:“回家放炕上就干了,我不冷能干活。”
他低着头,脸上也有股倔劲。
才特么五岁,吴昊想到妹妹以前也是这样,六七岁扛着比她高一倍的锄头去铲地。
小小年纪就学会用笑容面对生活。
回过头看向三嫂说道:“今年我扣大棚赚钱了,明年你们都跟着干,家家都买一辆四轮子,以后种地就没这么遭罪了。”
“买四轮子?”三嫂脸上布满震惊,楞楞的看了他半晌,也不知道想到啥伤心事了。
有些哽咽的说:“我知道你是有大本事的人,别说领我家赚钱买四轮车,就是能让我家买头牛,能让孩子多吃两顿好的。”
“我把你供起来都行。”
她说完扭头就哭了,生活给她压力可以忍着,家庭给她压力可以忍着。
这些她都不抱怨,可是孩子跟着受苦遭罪,她心疼又委屈,还说不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