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个闷儿你不知道
什么解下它不走
绳子一绑它就跑
这条谜语的谜底就是靰鞡。
靰鞡本是满语,是指北方满族先民发明并制造出的鞋子,因这两个字不好写而常常写成“乌拉。
而用来垫这种鞋的一种关东小草,民间称靰鞡草。
穿靰鞡,需要光脚,用细麻绳使劲捆绑在小腿上。
乌拉鞋是乾隆那逼起的名字。
关子龙拿起根一米六左右的棍子看了看,这个他认识,叫索拨棍,索宝棍,旧称索罗棍。
是用来扒拉草找人参的,多用木质坚硬的桃木或梨木制作,可用来避邪。
在“叫棍”时敲起来哇哇响,声音能传出一里多地远。
棍子顶端是用红毛线搓成的“快当绳”,约二尺多长,两头拴着铜大钱。
最好的是乾隆通宝或嘉庆通宝,最不好的是道光通宝,道光不吉利。
人参是宝,有人说乾隆的隆,是“真龙天子”的“龙”,能压住宝,特别是大山参。
吴昊让关子龙哥俩在家等着,他去韩财子家拿两张熊皮,到卖店拿三把枪和四颗手榴弹,又找到吴猛让他回家带点东西一起进山。
四个人在院子里集合,每人背着一个大篓子,里面装的干粮和工具。
篓子上面是熊皮,吴昊篓子里有个快当兜子,里面装的各种抬棒槌的工具。
吴卫国开车拉着他们进入草场,贴着南边林子一直往西到小河边。
停下车问:“你走多远,啥时候回来?”
吴昊下车想了想说道:“采十年以上的桦树茸需要走三天,其它东西回到附近采。”
“五天以后我天天过来。”吴卫国说完掉头回去,这离家五六十里路。
开车屁大功夫就到,家里谁练车的时候,每天来一次都不费劲。
“走吧。”吴昊说着头前带路,从林子边一直往西需要走两天。
吴猛看着他手中的木棍问:“二哥拿索宝棍抬棒槌啊?”
吴昊笑道:“三条腿比两条腿走路省劲,抬不抬都弄一个。”
“进山再说吧。”吴猛苦着脸问:“咱们守规矩不?”
“没遇到人参守个屁。”吴昊想到那些规矩都害怕,只为抬棒槌去的人。
特别是旧时期,必须吃素食,这个素食就是家里带的小米之类的,路上遇到野菜野果都不能吃。
还不许打猎,人光吃小米能走动路吗?
抬棒槌不是进山一天两天,想找到人参不一定需要多久,而且带的装备相当复杂,一个人大概背五十斤东西走十多天甚至一个来月。
他们是轻装简从。
三人听见不用守规矩,都松口气,一边唠嗑一边走。
临近中午。
吴猛感觉饿了,看向北面说道:“湖里有丹顶鹤,那玩意个头大好打。”
吴昊摇头:“太远了。”
湖里何止有丹顶鹤啊,大部分鸟类都有,如今草场里有很多动物。
在中间小山附近还有成群的傻狍子驯鹿之类的在吃草,距离都挺远,等他们过去人家跑了。
“呼~”
一阵微风吹来,前方小棕突然人立而起,它没嗅出来是什么味道只能人立起身往远了看。
四个人两貂被它吸引注意力,吴昊带小棕就是因为它年纪小,可以长时间赶路。
现在林子里气味多,晚上小棕能用耳朵守夜就行,这个季节不能打猎。
他一米八二个头比小棕看得远,前方百米外的草里有翅膀在扇动,看起来是野鸭子。
它们爱进入草场找食物,也会趴在草里面休息,而且数量还不少。
四把枪同时架起来,猫腰悄悄接近,才走出不到十多米远。
“嘎嘎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