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吃(3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一种炒着吃,一种烧着吃,肉的味道不比老家贼差多少。

他掏出药瓶往出倒虫子,药瓶盖上有眼,里面有苞米杆,虫子死不了,都是前两天扒的。

鹌鹑顺垄沟出溜跑的贼快,那只飞走的会落在同伴附近,他让妹妹和狗等在路边。

进地里能看见四五只鹌鹑往南跑,有的会越垄换沟跑,他用夹子刨土,掰开夹子埋上只露出虫。

用土坷垃把夹子两侧垄沟堵住,鹌鹑跑快的时候就像瞎似的看不见虫。

堵住必经之路,它跑不过去时就能看见了,见虫就叨,一点都不犹豫。

下完夹子背着妹妹往西领狗绕圈跑,必须快点跑到它们前面,不然鹌鹑很快就跑没影。

鹌鹑看见西边远处有人会下意识往东越垄,等看见人去南边了,它们就往北跑,轻易不起飞。

吴昊在南边站一会,看见鹌鹑到夹子前方几米就不管了,数量有七八只,至少能打到一半。

如果他想,可以全灭,但他不愿意背妹妹绕圈跑,小丫头挺沉了,太累。

地头和林子里不止小根蒜多,还有婆婆丁,学名:蒲公英,味甘微苦,可生吃、炒食、做汤。

刺嫩芽,又名:刺龙芽、被称为“山野菜之王”,“树上人参”。

可以炒鸡蛋,或者炒肉,腌制,包饺子。

大叶芹,也可以包饺子。可以蘸酱,炒食。

在东北,所有野菜都能蘸酱吃。

有句玩笑话,东北人拿一袋大酱可以吃二亩地林子,其实没有那么夸张

吴昊看见小根蒜,用小镐子直接在它前方几厘米处往下刨,这玩意有的长的深,有的长的浅。

遇到野菜用镰刀割,这附近的山野菜有好几种,过几天会有很多人来挖菜。

小豆包只拿个小土篮子,她等大哥刨出小根蒜就拿起来看,去年吃过忘了。

吃货本能的把外皮扒掉,把蒜根处用手指甲抠下去,看见干净了,咬掉蒜头就开始嚼。

吴昊听见声音回头问:“好吃吗?”

小豆包皱眉憋着嘴:“有点辣。”

然后她又拿起来一根继续吃。

确实除了苦啥都能吃。

吃俩个,吴昊就不让她吃了,小根蒜不怎么辣,但是小孩不能空嘴一直吃,其它菜需要回家洗洗再吃。

挖两个小时野菜,筐已经装满了,他领着妹妹带着狗顺地头往回走到夹子处一看。

打到五只鹌鹑,还有三只小鸟,将夹子从土里取出来直接拎着回家。

第二天领吴猛带好枪和手榴弹开车,从乡里拉野猪开出的山路,进去找荒山打猎。

荒山里杂草灌木丛都少,能尽量避免危险,这条路前方有条小河,冬季可以过去。

如今只能走四十多里,也就是说,赶马车采集山货只能到这里,步行才能走的更远。

一头野猪拉回来可以吃一个月,大吃大喝几天以后,剩下的肉可以放冰箱里偶尔拿出来炖一次。

有些林子密集,他不想进去打其它动物,冬天打猎才是相对安全的季节,平时在家挖野菜打鸟养动物,看瓜地。

进两次山以后,家里新房子的家具都做的差不多了,过些天就可以搬进去住。

这时不仅瓜能卖了,等过了八月,他不得不进林子里采山货抬人参还饥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