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山神板凳的传说(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但是“山神”和他的板凳传说是真的有,他听爷爷讲过。

东北有三宝:人参、鹿茸、宋晓宝。

这三宝确实是样样都好,随便拎一个出来都能唠个三天三夜。

而在清代“山神”才是东北的主角。

人参主要生长地在长白山里,有以采参谋生的挖参人,被称为“放山人”。

大兴安岭往东北这片经常进山什么都干的人不全叫“放山人”也叫“赶山人”。

这词儿可不是在山里瞎转悠。

因为进山采野人参是真不容易,少则几天,多达几个月,锅碗瓢盆儿和采参工具什么的都得带山里去。

出门遇到人参是扯淡,大兴安岭基本不长人参,一辈子遇到一颗都是鸿运当头。

从明清就开挖,长白山八十年代人参都不多见了。

秋末草木茂盛,山里面野兽众多危机四伏。

得由经验丰富的采参人“把头”带着,不然贸然进山小命儿很容易就没了。

采参有一套规矩。

从进山,到寻参,再到采参,每一步都是相当不容易。

尤其得把其中一位“老神仙”伺候好喽。

赶山前的第一件事儿就是祭拜“老把头”。

“把头”可以有很多,但“老把头”也就是“山神爷”不超过五个。

祭拜也不是随便鞠个躬,磕个头就完事儿的,那规矩老多了……

而东北只认最后一个,这位“山神爷”来历一般经历不一般。

清时期的华北、中原、山省等几个省的普通老百姓遭遇天灾人祸。

为了吃上一口热乎饭,得使出吃奶的劲儿往人烟稀少、土地肥美的关东地区拓荒,扎根。

过山海关有好几个省的人,后来山省人是最多的。

以前关东地区是大清老家。

皇族可不傻,为了不让外来人祸祸关东,就把老家全部给封禁了,还派重兵把守。

百姓们为了一口饭吃各显神通。

冒险闯关的人太多了,“闯关东”也由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