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布局天下(3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此时的庆忌,有些后悔之前推行的惠民政策了。

即便诸侯联军真的这么干,相信以田穰苴的能力,再加上五万新军的抗击,战局一定会陷入胶着。

日后吴军卷土重来,要融合这些附庸国非常容易!

这在太子恒、公子鸿等人看来,有些可惜,但庆忌并不缺乏壮士断腕的魄力。

“若东线的战事不利,那里便是我吴国的第二道防线。”

“大王。”

闻言,太子恒颇为疑惑的询问道:“父王,这三部主将,不知分别是何人?”

“既如此,寡人何不先退一步?”

大大小小十三个附庸国,倾国之兵,少说也有十万人。

他的性格要强,所以在这个事情上,考虑不周。

吴国的东、中、西三条防线,最坚固的是西部战线,却同时城池最多,需要驻防的兵力不少。

吴军跟诸侯联军鏖战于三川郡,实属不智。

等诸侯联军退去,庆忌何不能将三川郡收复回来?

“父王英明。”

“中线军主将,伍子胥。寡人已派人星夜兼程,赶赴武关,让伍子胥到任,领五万新军,驻防于襄陵、沙丘一线。”

淮水一线,吴国要面对的军事压力最大。

太子恒旋即答应下来。

“寡人亲任东线军主将,领新军五万,外加原三川郡的二万驻军,戎狄之师万余人,据守于淮水一线。”

只是,伯噽不得不提醒庆忌一句,道:“大王,如果诸侯联军当真伐吴,我大吴可谓是国难当头,若孙武拥兵自重,臣唯恐无人制他,以至于酿成大祸。”

公子鸿总算是明白了庆忌的心思。

太子恒跟着道:“父王,御史中丞所言极是。防人之心不可无!”

“孙武手中的二十万大军,尽是吴国的精锐之师,若他有不臣之心,无人制他,恐怕孙武顺势自立,遗患无穷。”

庆忌闻言,眼中闪过了一抹狐疑的神色,而后摆了摆手道:“孙长卿若要背叛寡人,背叛吴国,何须今日?”

“不必多言。孙武灭秦,事关重大,断然不可派监军掣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