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侯的大权旁落,形同傀儡,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
范蠡心领神会,在离开后,吩咐宿卫站在中军大帐外围,严禁任何人靠近半步。
晋定公姬午英年早逝,被庆忌派出的刺客熊宜僚行刺于钓鱼台,当场身亡……
魏侈一时间,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庆忌。
“悼公之世,我晋国更是国势鼎盛,军治万乘,独霸中原,达到晋国霸业之巅峰!”
晋平公在位后期由于大兴土木、不务政事,致使大权旁落至六卿。
庆忌也承认,晋国因国力强大,以前经常压制住齐、秦、楚三个大国,在春秋时期大多数时间里独霸中原。
顿了一下,魏侈又道:“近年来,晋国固然霸业有所倾颓,却仍旧是万乘之国,雄于天下……列国,怕是吴国都难以真的以一己之力,与晋国抗衡矣。”
作为晋国公族后裔的韩氏,为什么能躲过晋献公时期的大清洗?
因为韩武子,只是曲沃桓叔的一个庶出儿子。
魏侈朝着庆忌作揖道:“吴侯,晋享国祚已有五百余年,深入人心。”
在晋悼公之后,晋国还经历了平公、昭公、顷公、定公,还有现在的晋侯姬凿(晋出公),一共是五代人。
既然韩氏对晋献公的君位没有威胁,晋献公自然也愿意放过乃至重用这个同样出自曲沃一系的韩氏家族。
韩万因为功劳,受封于韩原,遂以封地为氏,曰“韩”。
庆忌又将目光放在了韩不信的身上,缓声道:“韩上卿,寡人记得,汝韩氏,跟晋国公室是同宗同源,出自于韩武子一脉,然否?”
韩氏的始祖是韩万,韩万是为曲沃桓叔次子,曲沃庄伯之弟,曲沃武公(晋武公)的叔父。
“……”
“谢吴侯。”
庆忌伸手一指,韩不信与魏侈就连忙分左右落座。
韩不信在历史上是韩简子,在晋国残酷的政治环境中,并不具有祖辈那样的优势,而是屈居于其他家族之下。
他更多扮演着维持韩氏地位的守成者角色,上不比献子宣子等,下不比烈侯文侯等。
不过,韩氏一族的持续壮大,韩不信功劳也不可忽略。
总的来说,韩不信与魏侈一样,都是不容小觑人物。
至少二人都善于见风使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