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上卿赵鞅迎接乐祁,与他在绵上喝酒,乐祁又奉献六十面杨木盾牌给赵鞅。
只是因为乐祁有贤名吗?
不过乐喜,字子罕,子罕可谓是春秋史上颇为有名的一个贤臣。
诸侯联军可灭晋否?
显然齐侯是跟子栾在洮地之会上,说过诸侯划地分晋之事的。
对于脍炙人口的“子罕弗受玉”、“贷而不书”两件为人称道的事迹,还有乐喜救火等等故事,庆忌如何能不知晓?
这个问题,庆忌可不能轻易回答子栾。
这便是“反晋联军”!
但是,能打得过一个团结一致,上下一心的晋国吗?
不好说。
“此番诸侯反晋,便是天赐良机,宋公何不从之?”
这是庆忌在欺骗子栾。
由此可见,宛如一盘散沙的联军,实在是很难打得过一个众志成城的大国之师。
乐祁随即立自己的儿子乐溷为大子,并在拜见子栾之后动身。
庆忌斩钉截铁的说道。
可以说,晋国沦落到现如今众叛亲离的下场,跟晋国六卿之间的严重内斗是分不开关系的。
除非,联军们摒弃前嫌,不会各自为战。
古往今来的诸侯联盟比比皆是,如战国时期的六国伐秦,汉末时期的十八路诸侯讨董等等,但最终都无不以失败而告终。
“可灭晋否?”
毕竟各大诸侯都是因为利益而走到一起的,虽然势大,若无法集中起来,将气力往一处使,也是白搭。
“可恨寡人的这个贤臣,宋国的肱骨,竟为晋人所害!”
子罕在宋平公时期担任司城,位列六卿。
听到这话,子栾摇摇头道:“吴侯,你真的以为,诸侯联军可敌晋否。”
毕竟宋国世代臣服于晋,称臣纳贡,竟然还遭受到晋人这般不公平的对待,谁能忍受?
现在,听到庆忌提起了乐祁的事情,子栾不禁脸色一沉,攥着拳头,咬牙切齿的说道:“吴侯要拜祭乐祁,这是乐祁的荣幸。”
不可。
乐喜的孙子乐祁,名气能力都不弱于其祖父。
这一“司城”的官职,相当于司空,因宋武公名司空,故而改名为“司城”。
“宋公,难道你不愿为司城子梁复仇,一雪前耻乎?”
乐祁的事情且不说,当年在实施增筑成周城墙的工程中,由于宋国左师仲几不接受工程任务,晋国将其抓住送到周王室的都城洛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