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栾放声大笑道:“吴侯,承你吉言。不过寡人其实也认为,吴侯适才所言,符合宋国之国情也!”
这宋国的右师,大概相当于吴国的右司马,位高权重。
“所谓宋酒淡醇,却是不假。可寡人先前有言,酒如其国,人如其酒。”
庆忌微微一笑,挥了挥手,又朝着坐在自己对面,已经喜笑颜开的子栾说道:“宋公,汝有这般敢于仗义执言,为国争光的肱股之臣,宋国可无患矣!”
“宋人珠必较、宋人不务虚名、宋人尚殷商遗风,若如此立论,则宋人宋国当为今世之强国尔!”
接着,秦国置东郡,取濮阳等地,卫元君被迫迁往野王,卫也就名存实亡了。
“这宋酒却是淡酸淡甜,绵软无神,与宋人之品行反差极大,不饮也罢。”
子栾沉吟片刻后,便回答道:“吴酒凛冽,入口寒澈,回味悠长,正是冬末春初之上品。”
“吴酒之寒,却是寒中蕴热激人热血。酒如其国,人如其酒,若论吴晋二酒,晋酒只可小酌,不可畅饮也!”
“自当是真话。”
只是到后来实在容忍不了以淳于越为首的六国那些顽固派们的无礼攻击,秦始皇终于下了焚书令。
顿了一下,子栾又道:“寡人记得,昔日吴国季子到访卫国,曾言‘卫多君子,其国无患也’!”
庆忌这不是不给面子吗?
而且,在初期应该说秦始皇也给了那些博士们极大的言论自由。
他要他的传之万世的帝国不是一群文盲统治的帝国,而是文化极度繁荣的文明国家。
不过,让庆忌听起来颇为顺耳……
“无妨!”
毕竟,谁都听得出来,子栾的这一番话,是在恭维吴国。
子栾摇摇头道:“列国之酒,皆有不同,然,寡人独钟情于吴酒也!”
“敝臣是为宋国右师皇野!”
“这……”
值得一提的是,焚书和坑儒不是一回事。
坑儒这件事情,主要是由几个术士引起,让秦始皇忍无可忍。
再者说,卫国长期附秦国,等于是秦的属国,两国关系也一直不错。
吕不韦、商鞅也都是卫国人,于秦国可谓是居功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