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艰难的达成所愿(2 / 3)

重生于80年代 头铁老汉 1000 字 2023-08-26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唐伟东却很不满意,要知道1993初,朱老板采用信用证的方式,“赊购”外国的生产设备,可是顺手签下了800万美元的大单。除了一部分是用来抵扣设备费用之外,剩下的订单分五年期供完,一年就是100多万的销售额啊。而这次唐伟东费心巴力的才签了个三年期二百多万的单子,平均下来一年还不到100万,怎么能让他满意呢?

而且那时候国内人民币已经经过一次通胀,没现在这么值钱了,美元却相对的更值钱了。同样的一美元,在1986年能兑换3.5人民币,到了1993年的时候,汇率就变成了1:5.71,一美元兑换5.71人民币,到了1994年就更了不得了,人民币来了个疯狂大贬值,直接一下到了一美元兑换8.61人民的程度。

所以,唐伟东这二百多万美元的单子,到了国内换成人民币,跟人家朱老板比起来,简直就是个渣渣。这才是让他窝心的地方,看来大拿们起家并仅仅是蹭上了改革开放的东风,人家确实有过人之处,有真本事,要不然怎么能把一个发不出工资的破烂小厂,做到国内同业巨头呢!

这次购买生产线,唐伟东还留了个心眼。当年朱老板买的可是利乐包无菌罐装生产线,又是特么的这个利乐,简直是阴魂不散,无处不在,后来慧源也没少让利乐坑钱。

唐伟东为了避坑,自然是坚决不要这样的生产线,可惜事与愿违,对方卖的设备也使用了利乐的专利。还好,只是使用了利乐的专利,这次利乐公司并进来没有掺和一脚,可能是还不知道唐伟东和德国人的交易吧。

为了躲开这个吸血鬼,唐伟东甚至在抵账产品的数量上做了让步,他只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设备的价格一定要包含专利使用费。说白了就是一次性价格交易,以后所有的专利方面的问题都由对方解决,与唐伟东无关,唐伟东仅仅是买来设备的使用人,到时候别再让利乐公司来叽叽歪歪的,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