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有些哭笑不得,这哪里是他的身份和地位配不配得上担任嬴政的赞冠的事情,张机却在这里混淆概念。
俊朗的仪表自然使得荀子对于张机多了几分好感。
有的谈!
见荀子没有直接拒绝,张机便知道荀子并非有多抵触秦国。
“天下乱得太久了,该让战火平息了。”
“王上曾与我诉说自己的梦想。”
而对于棋痴来说,最能吸引他们的,除了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那便是棋谱。
荀子沉默了,即便是以他的眼界,也不由为嬴政的这个梦想所震撼。
只是,荀子若是为嬴政赞冠,那么便会和嬴政绑定起来。无论他如何解释,如何举动,世人都会将他的举动联想到秦国的利益。
这一点,还是当初和韩非闲聊时听韩非提起的。
这是荀子见到张机以后的第一印象。
而历来赞冠都是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以荀子的声望、地位,绝对担得起德高望重四个字。
昭襄王时,荀子曾入秦,虽然对秦国重视刑法吏治,轻视仁德士君子的方略不以为然,谓之“县之以王者之功名,则倜倜然其不及远矣”,但也对秦国政治予以肯定,说“秦四世有胜,数也,非幸也”,对秦国一片欣欣向荣的发展感到赞叹。
自从性本之争落败后,荀子便退出了齐国的稷下学宫,转而去了桑海小城建立了小圣贤庄,教书育人,接连收了不少弟子,而闲暇时便一心痴迷于棋道。
“不过,虽然在下棋艺不精无法陪荀夫子解闷,但当年先祖张子曾收集了不少棋谱,若是荀夫子感兴趣……”
再者,天地广大,难免有些擅长棋道的贤者选择隐居山林不问世事,也许会流传出高深却不为人所知的棋谱。
荀子笑眯眯地与张机对视着,似乎在说“别以为老夫中了你小子的奸计,那是老夫主动入瓮一般”。
在举行冠礼时,为赞唱司仪。
时代的特性束缚了这些大才们的思想,所以哪怕是荀子也没有想到过这些。
荀子指着张机,倒也没有真的发怒,而是问道:“你这是想毁了老夫这几十年来的清誉么?”
“荀夫子以为,这天下是否太乱了?就像眼下这棋局。”
张机点了点头:“以荀夫子的身份和地位,有何不可?”
荀子轻抚长髯,也不再遮掩,眉眼之间露出了几分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