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由精品提供的—《》第四十九章隐患
南京国子监的这封检举是两天前发的,昨天上午南京户部开始清查,下午查明结果:
——南京振武营确有冒领之实,本月粮饷罚两成,暂扣一半不发。
——着令南京振武营自查,其他各营引以为戒。
这次南京户部的纠察效率高得离谱,就连专业的缇骑所、都察院和刑部都刮目相看,所以梁叛十分敏感地察觉到,这其中或许会有问题。
这个督储侍郎黄茂才是文伦的亲信,而现在的儒生闹得沸沸扬扬,儒生领袖姜聿寿又在国子监任职。
他想,这是否可以看作是儒生党和湖溪派的一次正式合作呢?
他问道:“丫头,这南京振武营现任的守备是不是姓魏?长宁侯家的?”
“对,是长宁侯的长子。”
梁叛点点头。
这振武营他知道,是朝廷为了应急备倭,从南京各营之中抽调的精锐,一共三千营兵。
统兵的守备照老规矩,还是从勋戚之中挑选,恰好长宁侯家的老大魏暄熟知马步操演,又是个赋闲的锦衣卫千户,正好平调到营兵之中做了振武营的守备。
这振武营说是精锐,其实就是年龄具有优势的青壮。
南京各营中有大量老弱病残充数,这不是秘密,皇帝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专门抽调出这个振武营来,也是煞费苦心。
可这振武营里兵卒都是骄悍之辈,这个魏暄又有点书生气,根本驾驭不住。
梁叛觉得在这时候挑振武营的毛病,似乎不妥。
虽然冒领军饷这种事确实已经渐渐成为大明军队之中的痼疾通病,早该想办法整治,但是这个时候通过这种方式来整顿,梁叛心中隐隐有些担忧。
他想了想,突然问道:“今天米价多少?”
“昨天南城是八钱银子一石,北城更贵一些,过几天只怕还要涨。应天府今年粮食一定不够的,许多大户已经在屯粮了,后面只会越来越贵。”
梁叛皱起眉头,又问:“现在营兵每月给米多少?”
“娶了妻的每月一石,没娶妻的每月六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