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怕他搞事,又怕他没搞事(1 / 3)

靖明 冬三十娘 1774 字 2023-08-25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第77章怕他搞事,又怕他没搞事

皇帝真正学习知识的场合,其实并非经筵,而是日讲。

经筵的形式意义,远大于学习意义。

文华殿中,皇帝御座之前放了一张御案。

在这御案的前方几步处,是讲案。

朱厚熜到了文华殿中坐好之后,鸿胪寺的官员先把讲义放到了御案上。

“开始吧。”朱厚熜点了点头,鸣赞官就开始通传其他人进殿。

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都察院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使、鸿胪寺卿……大半朝廷高官都在这。

连暂署锦衣卫指挥使的骆安都来到了这里。

此刻,鸣赞官在朗声宣告着经筵的流程,有份参与的人都已在御案前方的两侧站好。

这些都还好,严嵩只是在内心里纠结咆哮:说好的日讲起居注官呢?我的日讲呢?

昨天之后,严嵩已经百分百确信:陛下能赢!

有那一份沉着冷静和大局观,在第一次朝会这个最好的时机上展示过手腕、口才和气魄之后又懂得收敛的皇帝,今后的朝堂必定只能围绕在他左右。

第一个讲官杨廷和上前开始了,杨慎早已为他翻开了讲义压平。

漫长的经筵过程里,谁要是没有提前清理好肠胃给经筵增添了一些气氛,那可就基本告别远大前程了。

理论上,皇帝在整个经筵过程里只需要说一句话。

“臣今日为陛下进讲的,是《中庸》二十七章的圣人之道。”

正常来说,经筵上的皇帝也只是安静听讲,不会涉任何其他政事。

经筵开了,日讲什么时候开始?

“……伏惟皇上以圣人之资,传圣人之道,居行道之位,而操参天地赞化育之权,复隆古之太平,除异端之末学,正有望于今日之盛也。臣等不胜至愿。”

怕他搞事,又怕他没搞事!

他杨廷和今天打好了无数腹稿,结果一样都没用上,皇帝就这么平平无奇地上完了经筵的课程。

平静得让他们不适应。

文华殿外左顺门旁,其他翰林学士及官员们心里有一点点小失落:皇帝今天没有拔擢什么人。

所以厚照我堂哥不开经筵是有原因的。

之前受过敲打,现在又得到体谅的张佐心中激荡不已,赶紧行礼去办事了。

这一点朱厚熜是懂的。

皇帝会着重关注哪些事情,除了每日的呈报,张佐也需要时间去分清要害。

恢复远古时的太平景象,摒除儒家或者说如今盛行的理学之外的异端末学。

然后就是赐宴了。

皇帝遵守经筵的礼法束缚,就代表着遵守本朝所推崇的礼制系统。

最主要的是,他需要有那个好脑子,把其他没写进呈报里的次要事情都记住,以备皇帝随时问起。

他与杨廷和等人交换的眼神里还有一个意思:日精门之灾,似乎就像没发生过一样,何等的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