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人记忆力好,看过相关的报道,就喜欢瞎琢磨,当时情况紧急,只能强装镇定,小静姑娘应该是太过关心您,所以才把我当时的举动无意识中夸大”。
张芷静顿时怀疑人生,难道真的是自己夸大。
李国成正在庆幸总算过了这一关,转眼看到老先生意味深长的微笑,也跟着笑了笑。
“能和我讲讲当时小哥的手法吗”。
李国成就按照自己心中的流程简单讲解了一次,触摸颈动脉,观察状态,胸外按压,用力按压30次,然后开放气道,口对口人工呼吸等内容。
“原理为何”。
“小子曾经看到西方杂志有地心脏骤停的病人救治说明,在心脏骤停6~7分钟之内,立刻开始有效的抢救措施,有助于患者恢复呼吸、恢复心跳、恢复意识。超过这个时间越久,患者心肺复苏的几率越小,特别是容易出现脑死亡”。
“在《金匾要略》和《华佗医方》里也有关于心肺复苏的操作方法,在相关的书籍当中记录当时中医已经开始使用屈伸手臂以及心脏按压的方法来对上吊死亡的患者进行急救。前辈医者在行医的过程当中就已经开始通过这样的手法来救治病人。只不过没有人工呼吸,而且胸外按压至少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也就是说必须要不吃牢劳苦坚持才有可能救活患者”。
“可惜成功的案例太少,再加上需要医者有一定的体力,后来我们这些不肖子孙没有继续研究,与时俱进,不该啊”。
“而且这些中医案例没有记录详细说明救治的时刻,具体病理,导致后人鲜有尝试,这一方面中医确实不如西医”,老先生不无遗憾道。
“是的,老先生,西医是建立在统计学上的科学,中医是建立在系统学的科学,只是中医之间交流不足,相对闭塞,不如西医交流频繁,西医每出现一个案例就共享研讨,积年累月,确实要能够促进某一种案例救治方法的优化”。
“是啊,积年旧疾啊,我老了,以后中医需要你们年轻人努力”。
李国成没敢接话。
之后二人就中西医优缺点进行了讨论,李国成后世的一些观点让老先生顿感茅塞顿开,连连点头。对中医可能遇见的困境进行的讨论,老人先是不太认可,但仔细琢磨似乎颇有道理,内心萌生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