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语之时齐将军来到清贤殿首先跪在地上叩拜新帝,“臣护驾来迟,皇上受惊。”
萧琮邑有了底气把剑扔在地上,环顾四周,眼神犀利:“还有谁要反?”
目光扫向王太后和瑛太妃,二人妇道人家这种形势大气不敢喘一下。
“既然无人反对,本王择日登基!”
萧琮邑做了皇帝,登基流程从简,不是说他不想奢华,这几个月动荡不安,边界开始零零散散交战,国内大兴教义,国库并不算多富足。
省去许多东西,诸侯进贡也减免许多。
随后昭告天下,诸侯各国,大赦。
这是一般新君做的事情。
论功行赏,肯定柔仪公主第一,七王爷最先拥护,然后是齐将军护驾震慑。
至于萧瑾级别,萧琮邑与柔仪公主商量许久,还是暂且升为王侯,萧肃王。
至于宰相人选,长孙骐自觉得颜面无存准备告老还乡,没想到萧瑾与齐将军同时推荐陈焕。
他是先帝时几个家族推选首位才人,一直在地方做官员,勤勤恳恳而且能力突出,调回京中辅助长孙宰相做事,极少出错。
为人相当严谨,而且地位又高,陈家一直是名门望族,这次也是一直站在柔仪公主这边。
萧琮邑便答允了这件事。
因为流落几月,重新恢复元气,且新朝新帝登基先祭拜先祖,再在佛堂让僧人诵经三日,方可登大殿。
皇帝朝服,华贵庄重,跪在朝堂,孝礼三天,平时只能吃些流失饮水以表哀思。
接着就是皇家地位最高的僧人轮流念佛经,因为先皇对他不冷不热,对学业上并无过多关心,他自小不爱佛义,一心在家修炼养道,追求风骨。
所以诵经这三天煎熬远远比逃亡三月更加难捱。
流程完结当了皇帝,才知道一切都不是想象中威震天下一言九鼎。
不知是朝臣觉得他年幼还是没什么威望,殿前商议政事吵得面红耳赤丝毫不顾问他的颜面,最后又他们私自拿定注意,轻描淡写的跟萧琮邑说下利弊,几乎要下旨去办。
人都有憋屈,脸色不会给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