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茂山苦笑道:“那些官员本就伤了圣道根基,方运又是出了名的护短,不拿出神物神药,他们绝对不会答应。”</p>
宗甘雨轻轻一挥袖子,道:“罢了,这神物由我们宗家出,讨论下一件事。”</p>
“不出意外,对方必然会提出一个条件,那便是从此以后,不得将景国读书人驱出杂家,也不得动用圣道镇封。”</p>
“不行,前提是他们不与杂家对立。若是他们与杂家有圣道之争,我们岂不永远无法制裁他们?”</p>
“如果我们随时都可以对他们使用圣道镇封,他们为何要放弃吏员考试?”</p>
“杂家的圣道之威重要,还是区区吏员考试重要?”</p>
“吏员考试重要。”</p>
“没了吏员考试,杂家依旧是杂家,圣道无损!”</p>
“没了吏员考试,杂家只是残缺的杂家。看来有些人并没有看清吏员考试的可怕之处,一旦吏员考试在十国普及,各家子弟都可以凭借各家所学升官,谁还要学杂家的登龙之术?”</p>
“欲壑难填,只要杂家的圣道可以帮他们升官,他们便永远会明白,技多不压身!除了景国,各国均不会排斥杂家。若是吏员考试在十国大行其道,必然会导致更多的读书人辅修杂家。”</p>
“那么,主修杂家之人呢?”宗甘雨问了一个关键的问题。</p>
大殿之中无人应声,即便是之前慷慨激昂反对和谈的人。</p>
在场的大儒都明白,吏员考试的的确确在侵蚀杂家。</p>
因为,吏员考试有各家考卷,但并没有杂家。</p>
而且,杂家无法成为基层官吏的必学之道。</p>
这就意味着,只有少数想要且能当高官的读书人,才会深研杂家,而大部分读书人,都会主修别家以应对吏员考试,顶多以后辅修杂家。</p>
“我们可以与其余各国谈判,让其余各国的试题中,加入杂家内容。”</p>
“只要不能将杂家单独位列一科,读书人便很少会主修。”</p>
“那我们就努力将杂家单独列入一科。”</p>
洪茂山问:“考工家试卷,可进工部及其相关官署;考农家试卷,可进户部以及相关官署,其余各家皆如此。那么,若是单考杂家试卷,适合去哪一处官署任职?”</p>
反对众人哑口无言。</p>
这是杂家最大的问题,也是杂家想吞并纵横家等一些圣道的原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