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运不由得想起华夏古国的一个朝代,开国太祖妄图以一己之力镇压所有官员,改天换日,但终究人力有限,死后势力无法延续。遭到百官反噬,短短几年便被颠覆。</p>
现如今十国国君加一起,威望和力量都不如那位开国太祖。</p>
方运心中明白,连那等人物都落得后继无人,在这读书人掌控一界的天地,国君更是难以对抗读书人形成的利益集团。</p>
哪怕是根基刚成的虚圣,也绝对无法抵挡现有百官体制的巨大惯性。</p>
方运看向柳山。</p>
强行阻止文战象州,必然被民心背弃,但,左相柳山岂会在乎民心。只要阻止文战庆国,稍稍韬光养晦,就可以凭借杂家的愚民之能再次收买民心。</p>
欧寞说完,笔直地站立在奉天殿中,凝视方运。</p>
“哦?可有人阻拦我为景国收复失地?”方运淡然问。</p>
欧寞一拱手,道:“镇国公,下官想问,您有几成的把握?”</p>
“未到最后,不谈成败。”方运没有跳进欧寞的语言陷阱。若说的低,欧寞自然更有底气,若说的高,则脱离事实。无人信服。</p>
“您心中若无成败,怎敢轻启战端?”</p>
方运缓缓道:“吾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p>
“您是说有十成的把握?”欧寞问。</p>
“我有十足的信心!”方运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