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 天下师(2 / 3)

儒道至圣 永恒之火 1611 字 2023-01-11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汉朝的文景之治和休养生息虽然被后世津津乐道,但实际却隐患重重,汉武帝继位后内外矛盾已经极为尖锐,之前的治国理念显然已经完全不适用汉朝,所以汉武帝锐意改革,取儒家之治国理念巩固皇权以安天下,并取得了成功.</p>

在华夏,罢黜百家被人曲解过,当时非儒家之人依旧在朝为官,最好的例子是马迁曾批评过儒家,但还是身居太史令,并没有因此获罪,只是因为出言为降臣李陵辩护而被宫刑.</p>

不过司马迁却是心中有沟壑之人,虽然批评儒家,但还是恪守史学家的操守,哪怕在儒家地位不如后世的汉朝,还在《史记》中把孔家列入\"世家\"之中.</p>

《史记》把历史人物分三个等次,最重要的位列\"本纪\",都是帝王或近帝王,如秦始皇嬴政,如刘邦.而吕后和项羽算半个,司马迁特意解释两位有帝王之权却没有帝王之实.</p>

第二个等次,就是\"世家\".世家多是\"王侯\",能进\"世家\"的有两大类,一类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君或封王之人,第二类是汉朝的开国重臣,唯独孔子和这些人都不同,他仅仅当了几年的鲁国官员,连侯都算不上,更不要说公或王.</p>

第三等就是列传.</p>

春秋百家诸子可谓群星璀璨,但司马迁并没有把其余人列入世家,.[,!]偏偏把把孔子奉为百家诸子之首,可见孔子的实际地位和影响有多么与众不同.</p>

\"景仰\"一词,就是语出司马迁借《诗经》的诗句来称赞孔子.</p>

方运思绪回转,发现宴会之人竟然争论起来.</p>

冯院君道:\"读书人当志存高远,我等楷模就是孔圣,荀子更是说人人都可为明君尧舜,剑眉公愿方运为天下师,我觉得期待有些低了!\"</p>

\"此言差矣!方运现在需要的是磨练,而并非期待,这种行为已近揠苗助长!\"一人道.</p>

李文鹰虽遭反对,但并不生气,其余读书人也没有觉得那人在冒犯李文鹰,因为他既没有心存歹念,也没有贬低污蔑,乃是读书人正常的辩论.</p>

\"我对方运的称赞,方才你们也见到了,我甚至认为他将是景国下一位半圣!这样足以表明我之心迹,但我依然认为他不可能写出十六首战诗词.\"</p>

四十余文人喝了酒,又逢特别的话题,立刻辩论起来,宴会进入**,方运发现自己竟然插不上嘴,干脆不说话.</p>

杨玉环低声问:\"为什么是十六首?不是别的数字?\"</p>

方运笑道:\"你知道为什么前人把一斤定为十六两?\"</p>

杨玉环摇摇头.</p>

方运道:\"那是因为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禄寿三星之和为十六,董圣所言十六,就是暗合这十六颗星辰,因为再之上,就是文曲星.\"</p>

\"原来如此.\"杨玉环恍然大悟.</p>

圣元大陆的星相因文曲独大,和华夏略有不同.</p>

杨玉环突然笑起来,方运顺着她目光看去,就见小狐狸站在他的腿上,前爪搭在桌边,小脑袋左看看右看看,亮闪闪的眼睛中满是喜色,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不断地摇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