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咏刑天》(1 / 3)

儒道至圣 永恒之火 1574 字 2023-01-11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星光之下,八头狰狞的鱼妖扑过来。</p>

这些鱼妖直立行走,手握骨叉,体形巨大,最小的一头也比寻常人高两头,最高的那鱼妖甚至有八尺之高。</p>

鱼妖有的一身青色,有的是黑白花纹,有的满身是刺,鱼头巨大,双目亮的如火把,张开大嘴的时候露出满口锐利的牙齿,异常恐怖。</p>

鱼妖一边跑还一边叫着。</p>

“唧唧呀呀昂昂啊哈……”</p>

方运只能听懂几个简单的词语,诸如“人肉”“好吃”之类的。</p>

马渊和罗天奇已经开始提笔写字,用的都是书写最快的草书,周围的天地元气被两个人自身的才气引动,随着两个人的笔墨送入纸上。</p>

马渊写的是陶渊明的名篇《咏刑天》。</p>

方运看了一眼,马渊正写到一半。</p>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p>

精卫生生世世填海,刑天无头依旧死战,《山海经》中的两个人物的精神亘古长存,在陶渊明的笔下化为强大的振奋诗。</p>

诗成,无火自燃,化为点点白光落在所有人的体内。</p>

方运立刻感到自己的斗志昂扬,心中没有丝毫的胆怯,同时头脑清晰,在看着鱼妖的时候,脑中不断闪现一些攻击鱼妖要害、弱点的手段,仿佛继承了战神刑天的战斗能力。</p>

而罗天奇的《与子同袍》字更多,还没有写完。</p>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p>

这首选自《诗经》的诗篇流传极广,讲述了秦人共同抗敌的决心和场面,原名为《无衣》,但因为《诗经》中有两首《无衣》,这首又是增护诗,名为《无衣》不妥,故改名为《与子同袍》。</p>

《与子同袍》完成后,方运立刻觉得一股无形的力量涌入衣服内,让衣服变得更加紧密,防护能力更强。</p>

那些士兵身上的铁甲泛着幽幽的冷光,有天地元气注入铁甲,普通妖民和普通武器已经无法将其穿透,只有妖兵才能在多次攻击后击穿护甲。</p>

只是,为首的那头青鱼妖兵手里拿得不是骨叉,而是一根巨大的骨棒,拖在地上奔跑的时候发出沉重的声音,在地面犁出一道深深的痕迹。</p>

这头青鱼妖兵眼睛黑白分明,但在眼白的边缘,有一圈清晰的血红色圆环。</p>

这是妖族吃过人的标志!</p>

“弓手射击妖民!千万不要被那骨棒砸中,触之必死!三班一起攻击那青鱼妖!二班攻击黑白鱼妖,一班负责花纹妖兵。先不要写,等等,再等等……开始书写!”</p>

十五个弓手不去管那三个妖兵,而是去射击五头妖民。</p>

这些弓手都是府军精英,无一人射偏,但有的被鱼妖的鳞片弹开,有的没射中要害。其中一头鱼妖十分倒霉,一箭入眼,贯脑而出,当场死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