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呜!</p>
号角吹响,两军分开,各自后撤,鸣金收兵。</p>
吴国上下将领齐齐松了口气,那扑面而来的巨大压力,压得他们几乎喘不过气来。</p>
“庆忌得了他国之助,已成气候!”</p>
伍子胥则拧起眉头,大为烦恼。</p>
“此战之后,他们也不容于楚国了……”</p>
孙武却是意犹未尽,目光闪烁:“希望庆忌不忘父仇,再来交锋!”</p>
表面上,他受伍子胥之邀,是为了辅佐吴王成就霸业,其实那只是为了凝聚士气的官话。</p>
孙武看重的,是吴国的好战,以此为舞台,征战四方,籍此完善理念。</p>
他要著一部兵书。</p>
兵书不同于普通文章,文章可以花团锦簇,人人称好,兵书却是用于实战,最要不得纸上谈兵。</p>
如何将千变万化的军事交锋,以文字阐述出来,让后世武将有所得有所悟,比起带兵打胜仗,要难得太多了。</p>
唯有悟道,方能传道。</p>
所以孙武期待着,与大隋四将再度交锋。</p>
他不会失望的。</p>
下回来的,不止四将了。</p>
另一边,庆忌归营后,目露坚定,对杨素道:“愿入贵国,以效全力!”</p>
短短的八个字,他就再不是吴国公子。</p>
如果说要离还是卑鄙的暗杀,伍子胥请出孙武,执掌吴军,就是真正的实力。</p>
庆忌固然自负勇武,经过此战,也知道若无杨素四将的相助,他必然惨败身死。</p>
所以这一刻,庆忌下定了决心。</p>
投效他国。</p>
唯有如此,他才有复仇的机会。</p>
“将军英明!”</p>
杨素改了称呼,众人的神情也变得亲近起来:“太子殿下正在周游列国,等回国都,我们同去拜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