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8章 我意登天(3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然后你被介绍着,这块石头还处于新生期,只有几十万年,这块石头是幼儿期,只有几百年万,这块石头是少年期,只有几千万年,嗯,这块石头已经成年了,九亿八千万年,哦,还有这块石头,是老大哥了,三十三亿年……</p>

和这些比起来,真如《庄子》中所言: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p>

怎么能不忽然呢?</p>

几十年,最长不过百年,都让人不忍心作对比。</p>

但哪怕再忽然而已,也是有意义的,这意义的其中一部分就在于,人类以常规的区区不过百年之龄,在一点点累积而成的文明阶梯上,尽情地认识着天,认识着地,观看着百年亿前的星空,摩挲着数亿数十亿年前的石头,仿佛天地的那种浩瀚无量,仅仅只是为了有一天,让渺小的人类来认识……</p>

这样的观点并非是自傲,而是自豪——</p>

我们是有识的生灵。</p>

我们的视野可以跨越空间,我们的认识可以跨越时间,总有一天,千百亿年如弹指,亿万光年如咫尺,浩瀚宇宙,不足一观,磅礴天地,不足一握。</p>

大千世界,谁堪为主?</p>

渺小的生灵发出豪言:待我为之。</p>

然而,这是从大的尺度来言的,这也是从整个“人类”的角度来言的,其间,甚至可能几多生灭,又或者说,一次又一次的轮回,最终,才可能有那么一种文明皇皇赫赫,君临天地。</p>

具体到小尺度上,更具体到单个的人身上,这些,毫无意义。</p>

而此世,这亿亿万万生灵,就将要在不久之后,面临一场灭顶之灾的大劫难。——对天地宇宙而言,这或许仅仅只是再寻常不过的一朵浪花的生灭?</p>

潮**去,无穷浪花生灭起。</p>

对注定应劫的人类而言,当是不甘。</p>

对已经可以脱出劫外的某些人而言,多半或是不忍?</p>

而对那已经不在这片大地,于遥远不知名处眺望着这方大地的存在而言,看着这场即将来临的变故,又当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是不忍,是无能为力,还是已经看淡,顺其自然?</p>

坐在井中,方天思绪翻飞。想天,想地,想人,想神,想浩瀚,想永久,也想咫尺,想当前。</p>

许久都没有这么放肆地想了。</p>

修行渐深,渐断妄想。而这,就当作是最后一次的发泄吧。既然当前的层次对三年后的变故无能为力,那么再上一阶又当如何?或许仍旧无能为力,但终究是要试它一试。</p>

不试,又如何能甘心?不试,又如何能坦然?</p>

不为拯救,不为怜悯,只为可以向天、向地、向自己说上那么一声:我但向心安处行!</p>

自此日起,我意登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