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 今日跃入海,却忆池塘时(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不论是前世,还是此世,现实中,肯定会有很多人有类似的想法,惟一的区别仅仅在于,他们没有能力。</p>

方天初步感受到的下一步的“迷雾期”,说来玄乎,其实说白了,就是以什么样的原则、立场、态度,来面对外界的问题。这外界,包括人,也包括其它生灵,或者更大范围的整个天地。</p>

“身怀利器,杀心自起。”前世,李鸿章这般说道。</p>

不论这位阁下在后人中的评价是正面还是反面,但作为一个手握力量者,说出这话,显然是有切身感受的。</p>

生命的本能就是舒展,这种舒展,在处于弱势时,表现为反抗、倔强,在处于强势时,表现出来的就会是粗暴与碾压了,外界稍有拂逆,即一掌拍过去……</p>

人们一般时候欣赏反抗,理解倔强,但讨厌粗暴,憎恨碾压,这或许是因为大多数人,都不同程度地在某些方面处于弱势吧。</p>

但其实,这两种情况,本质上是一样的。</p>

换言之,强势的人,欣赏直接(粗暴),赞同杀伐果断(碾压,一刀切),讨厌优柔寡断(听取多方意见),鄙视拖泥带水(权衡各方利益)。</p>

而基本上,处于立体环境中的人,是弱势与强势的复合体。一个人,总是在某些人面前强势,又在某些人面前弱势,在某些环境下强势,又在某些环境下弱势。</p>

单纯地始终总是强势或弱势的人,是很少见的,多数情况下,总是变来变去。</p>

所以许多时候,会自相矛盾。</p>

随便举个栗子,就比如明明觉得自己是个好人,但是,“知道你过得不好,所以我就安心了。”——会这么想,你真觉得自己是个好人?</p>

还真会。</p>

这里面,并无虚假。</p>

真实的情况要比这复杂得多,一个人的总的“意识”,其实是许多矛盾的集合体。此时这个想法占据主体,稍过段时间,或许只是转过身,想法就变了,甚至是变得与之前截然相反了……</p>

对于这样的情况,普通人其实是无所谓的,因为大家都一样。</p>

正所谓“人非圣贤”么,不必要太苛求。</p>

但是修者例外。</p>

修者所修,本就是这个,“身体”、“精神力”、“意识”、“心”,这是方天以前确立的十字修行体系。</p>

“意识”、“心”,对于方天来说,在以前,这两个东西,只是有所关联,相互影响,而最近这一步跨出之后,已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p>

一个人自出生起,不,其实是还没出生就开始了(胎教是有道理的),自生命确立的那一刻开始,就通过身体一刻不停地感受着外界,接收和感受各种信息,而这些信息综合起来,就叫做“意识”。</p>

意识是带着尘染的。</p>

“身有漏,识有染,为尘世之身心。”我道六境中如是说。</p>

方天以前总结过并向加洛多斯等人讲述过“本心”、“尘心”、“道心”这三个东西,那个时候他认为“尘心”只是一个人的各种偏见。</p>

但是现在跨出这一步后,他才知道,他错了。</p>

或者说,肤浅了。</p>

事实是,一个人的意识,其所有的东西,都是偏见,根本就没有不偏见的东西!</p>

你怎么能不偏见呢?</p>

你出身一般,于是对出身好的羡慕嫉妒恨,你相貌一般,于是对相貌好的羡慕嫉妒恨,你脑子一般,于是对脑瓜好的羡慕嫉妒恨,你人缘一般,于是对人缘好的羡慕嫉妒恨,你职业一般,于是对职业好的羡慕嫉妒恨……</p>

因为某些原因或经历,你喜欢吃糖又或者吃辣吃酸……</p>

因为某些原因,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