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方天为什么既不早也不晚,偏偏在此时写这样的一本小册子呢?原因当然是埃里克等六位法师的那六本书。</p>
六本书,六本“浮生记”,基本是以叙事为体例。</p>
事实最有说服力。</p>
但若只是事实本身,却往往无法将这种说服力推到最高,也无法将这种说服力维持许久。——</p>
哪怕是一件再震撼的事,也基本只能震撼人于一时,感、动人于一时,而随时间推移,这种影响,很快就会消散去,哪怕那事其人还记得,但是再回想起来,却总如泛黄的枯叶,失去了当初的生命力。</p>
更重要的是,“事”,总是很具体的。</p>
具体,就意味着有针对性,而有针对性,就意味着适用范围不广。</p>
这时,就需要“理”站出来了。</p>
正所谓“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一样,“理”是从“事”中提炼出来的,却往往不但更深刻,更简明扼要,也更能应用到更多的事上面去。</p>
有事无理,易流于俗,有理无事,常走向空。</p>
最好莫过于事理双贯,而这,同样也是“阴阳之道”吧。</p>
是以,在埃里克等几人的六本小册子之后,方天自己又添上了一本,算是为他们作补充,而那二十八个字,也字字响应着六人书中所述。</p>
以后,协会上下,把那六本书与这一本书对照着看,一定会生出一种极奇妙的感受和体验的。</p>
以方天今日的层次,只是拟这样一个针对魔法师学徒阶段的小书,在之前,更又有着六本书作参照,所以,那拟写的速度是相当之快的,甚至可以说,完全就是一笔而下,水到渠成。</p>
还不到一个魔法时,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就已告就。</p>
这还是方天特意把动作整得很悠闲,当成是书法来对待的。</p>
在把七本小册全数放入藏书阁中之后,方天沐浴着已然大亮的晨光,沿着藏书阁前面的青石阶梯,一步一步缓缓下山,迎接新一天的到来。</p>
埃里克等人的六本书,及这一本书,算是为协会的魔法师作指引。</p>
而他身为协会的引领者,也当为这些法师,作一个系统性的指引。——之前的《闲言碎语四十三则》,有些部分涉及到了,但太零碎了,现在看来,显得有点单薄。</p>
但他又无法如埃里克等人一般,同样写出一本“浮生记”来。</p>
其中原因,自然不用多说。</p>
而且,以他自己为例,显然没有什么说服力。——不是方天自傲,而是他的晋升之路,对这个世界的传统魔法师来说,真心不具备多少可参考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