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升华的阅历,是一种累赘。</p>
合上埃里克的著述,方天轻轻叹了一口气。</p>
书的最后,关于如何晋入法师的一些奥秘,就算是换成方天来说,差不多也就是这样了,或者也可以说,同为过来人,大家的看法,惊人的相似。</p>
埃里克所差,也就是差在没有提炼出一个类似的属于其自己的“十字修行体系”了,除了这一点之外,这确实是一位饱经世事,而今又心意明达的修者。</p>
如果给予其条件,他的未来,理应可以走得更远,而绝不限于一名中位法师以至高位法师。</p>
或许,大法师的那个层次,可以期待一下。</p>
方天在心中这般评价着,只是对于埃里克这最后一段话的评价。而关于全书,关于全书中的那些事迹那些情感,方天就没有任何评价了。</p>
不需要。</p>
至情至性之流露,他人只需单纯地看着、感受又或者享受就是了。评价,对于这样的叙述来说,同样是一种累赘。</p>
小书并不厚,置于方天的手中,显得很是轻薄。</p>
但是又有谁知道,协会内现在及未来的一些魔法师,将有多少人能从这薄薄的一本小册子中汲取出冲向法师的力量?方天同样不知道这样的魔法师会有多少,但他肯定,有,一定有!</p>
一定会有这样的魔法师!</p>
小册并没有书名,埃里克只是在全书结束之后,于末页尾部题上了自己的名字。</p>
方天略略沉思了一下,然后摄过笔来,凝神静气,端而正之地在这本小册的首页,题上了“浮生记”三个大字作为书名,而后是一行略小的字,“埃里克著”,又后是一行更小的字,“方天参阅并敬题”。</p>
题写之后,置书于一边。</p>
方天静静地坐在长椅上,随着呼吸由绵长而至细微,以至完全断绝,识海中的“太阳”,不,已经不是太阳了,中心的那个璀璨光点,光芒收缩又绽放,半晌后,方天再次睁开眼来。</p>
身心,再一次地臻于最好,意识,又一次地复位于空明。</p>
就在这样的状态下,方天打开了第二本书,是希岩的那本。</p>
希岩并非是当初方天启动“织网计划”时结识的人,而是直接相见于法师。倒是同因方天而晋入法师,在这一点上面,这位阁下与现时协会中的其他法师,如出一辙。</p>
打开册子,映入方天眼帘的,是那瘦削而又刚劲的笔迹。</p>
看着这笔迹,方天便微微一笑,许多时候,确实是“字如其人”。而在这个还没有发展出书法的世界,那个“许多时候”,更是几乎可以直接省去。</p>
字,就是人。</p>
笔划的深浅、曲直,字句的构形、排列,无不代表着其人的某些人生态度。</p>
希岩,“岩”这个名字确实没取错,而他委托这位阁下担任炎黄城盐业商会会长,似乎同样没任命错,天然的盐块,就是石头嘛,除了有透明的嫌疑之外,和石头简直一无差别。</p>
带着些许的调侃和微笑,方天慢慢进入阅读。</p>
有埃里克的例子在,方天对这剩下的几本小册子,更是充满了信心和期待,他相信,他们不会让他失望的。</p>
和埃里克一样,希岩在著述中,同样浓墨重笔地追忆了其老师。</p>
对于这一点,方天并无半点奇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