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一见此道便不疑,然后圣贤皆有路(3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陶渊明说:“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p>

不管你的思想是什么,维持身体的存在和运转、满足身体的需求,才是第一位的。这是“人”的世界的最核心的法则。</p>

站在这个法则的高度向下看去,为什么有力者或有力阶层占据世界的核心地位,也就一目了然了。</p>

因为它握有最高法则。</p>

它的力量稍微释放一点,就可以让你的“身”崩溃。而“身”一崩溃,就什么都不在了。</p>

是故,此道最高,永世不移。</p>

老子洞彻了此道。</p>

陶渊明洞彻了此道。</p>

孔子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p>

孟子将此句语言进一步凝炼,道:“食色性也。”</p>

孔子孟子也洞彻了此道。</p>

秦始皇握有天下之后,欲求长生,也是走在此道的路上。</p>

此道,正是“堂而皇之,百姓日用而不自知。”</p>

换而言之,众生,嗯,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名词,“众生”,不论古往今来,不论高低贵贱,不论智慧愚顽,不论强壮羸弱,尽皆在此道中,沉沉浮浮着。</p>

是故,老子见之叹,陶渊明见之悲,秦始皇见之贪,孔孟见之,则以此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仁”、“义”,希望通过建立仁、义这两道河渠,来规范这条大道的走向。</p>

他们都是明心见性的人物。</p>

“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是《金刚经》里的一句话。前世的时候,方天一直不理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但是这时,他忽地明白了。</p>

所有的圣贤,都看到了这条大道,这是他们之所以为圣为贤的起点。</p>

但是站在这个起点上,他们做出了各各不一样的选择。</p>

“这个世界没有很多条路,用我的眼睛看过去,这个世界只有着独一的路。”这是之前不久,方天暗述予帕特的话,那个时候,此话只是方天对于魔法修炼上的感悟。</p>

但是此时,此话不再限于魔法之路,而是放了开来,入得了这整个的人世间。</p>

一见此道便不疑,然后圣贤皆有路。</p>

这一日,方天也见了此道。</p>

然后,他的路,又在何方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