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一段时间,人们吃饭时也是用刀叉的,但是后来在“食不厌精、烩不厌细”思想的指导下,原始的刀叉渐渐落后于需要,于是筷子这东西便慢慢地发展了出来。</p>
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筷子,是整个古中国文明的缩影。</p>
如果地球有朝一日走到了星际时代,中国人将中国古文明向外星友人推介的时候,最需要的道具,不是长城模具,不是《老子》《论语》,不是中国古地图,只需拿双筷子,就足够了!</p>
古中国一切的文明、文化,都可以在一双筷子中,找到因由。</p>
在方天将手里的两只小木棍祭起的时候,淡定从容的沙迦先生,又一次震惊了。</p>
沙迦再一次地想起了老师在信里曾经说过的话:“在此期间,方天小友,一心当在土、风元素之间。”</p>
就如小友刚才所说,不动如山,灵动如风。</p>
又一次的证明?</p>
通过老师的分析,沙迦已经对魔法师以下的魔法修炼奥秘有所了解,而正因为有所了解,此时,在看到这个蕴含着魔法修炼奥秘的两只小木棍的时候,沙迦又震惊了!</p>
将无上的魔法修炼奥秘,放落到两只平凡无奇的小木棍上,然后,用这两只小木棍来吃饭,天天目睹,天天得见。</p>
一天两次,每一次吃饭的时候,都是对魔法奥义的一次回顾。一天天,一年年,说不定,就在某一次吃饭中,就能对魔法的修炼之道有会于心了,然后有了突破了。</p>
这是什么样的一种手段?</p>
很显然,这不可能是小友自己的创见,而是来自那个人。</p>
想到这里,沙迦心中涌起无限感慨。虽然从老师的信件中,沙迦早就知道方天的老师深不可测,甚至连老师也难以望其项背,但是这一刻,沙迦还是情不自禁地在心中仰望,并由衷地感叹着,高,高,高!</p>
那个人,真是高啊真是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