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一心(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因此,清静心尤为重要。</p>

如无清静心,造化道便不能发挥出真正的“境界”的力量。如今,自己便有了“清静心”。</p>

玄奘周身散发着淡淡地华光,随即看向老者,忽然拜倒在地,道:“多谢祖师!”</p>

此刻的他,已懂了许多了。</p>

他虽然并不清楚内中事情的细节,可是,他却有一种感受,那就是自己至今为止所遇到的机缘,几乎所有都是与眼前的老者“菩提祖师”相关的。</p>

虽然看似两人只是第一次见面,并且对方也并没有对自己有什么教导。</p>

可是,如果没有这“祖师”,就不会有今日的自己。</p>

虽然这看似是很奇怪的事情,但“造化道”的直观,却让他坚信,并且不会有丝毫怀疑。所以他对这菩提祖师万分的感谢。</p>

然而,老者却摇了摇头,道:“何必感谢于我?你能有今日的清静心,都是你自己的领悟。虽然,在你的人生中的确充斥着安排与被安排。可是你自己的心,却是没有任何人能够束缚和改变的。”</p>

不错。</p>

这一点,苏寻是认真的在说。</p>

虽然玄奘能有今日,有很大一部分程度,是三界仙神在推波助澜。不过,玄奘今日能够得以明悟,得以超脱因缘,达到“清静自在”的程度,却是完全得益于他自己的想法。</p>

一个人什么都可以被剥夺,被隐瞒和改变。但唯有心中最基础的“真”是无法动摇的,哪怕一时被人蒙蔽,但若肯自我超脱,就一定无人能够束缚。哪怕是苏寻也一样不能。</p>

而今日,玄奘便做到了!</p>

老者道:“如今,你可还要去降服那六耳猕猴?”</p>

玄奘道:“要。”</p>

老者点了点头,道:“看来你已抉择好了自己要走的道路。”</p>

玄奘道:“不错,我虽自认为不再是那金蝉子。但是,我仍希望这天下生灵,三界众生,可以遍观佛法,遍获佛心。为此我愿意踏上普度众生的道路,无论结果如何,无论过程如何,哪怕最终仍旧会迎来一切的消湮,但只要在这路上,能够有人得益于此,我便无悔无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