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五彩琉璃色,冲天而起,将整个三界在一瞬都照耀的通明。</p>
虽然,瞬息过后,一切便再度消隐无踪。然而,即使如此,三界的无数大神通者,还是注意到了这力量。</p>
那些大神通者,有的惊讶,有的震骇,有的不可思议。</p>
但也有许多,了如指掌,智珠在握,欣慰相待。</p>
千言万语,都化作了一句感慨。</p>
不愧是如来佛祖的二弟子金蝉子!</p>
看来,他这一世,就要功德圆满,修成正果了呀!</p>
唯有……</p>
在那西方极乐世界中,如来佛祖,却皱起了眉头。</p>
这玄奘能有如此感悟,是好,还是坏呢?</p>
平心而论,如来佛祖实则不希望玄奘这样的。</p>
至少在这西游之前,没有必要这样。</p>
毕竟玄奘代表的意义是佛门。如果真的要修成正果,也该是西游之后考虑的事情。</p>
只是,在与苏寻经过交涉之后,最后,还是认可了苏寻的做法。</p>
如来佛祖看中的是西游这件事本身。</p>
但苏寻却认为,西游固然重要,可西游这条路产生的作用,也应当不小。</p>
不该仅仅局限于表面,局限于所谓的西游上,也该去重视其中的实质。</p>
而玄奘作为西游路上的领路人,便尤为应该重视这一点。</p>
如果他没有这个资质,那么西游之事,终究是一件虚事!</p>
哪怕最后仍然达到了他们想要的目的,但是,却不会达到十成十全的程度。</p>
……</p>
……</p>
却说,玄奘修成了佛门六通,但对那“漏尽通”,却仍旧未有头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