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造化(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老子笑道:“老夫并非大道,何以能让关令大人聆听?不过既然小徒要在此熬制牛黄,救治瘟癀灾害,那么自然要叨扰一些时日了。”</p>

尹喜当即喜不自胜。</p>

……</p>

……</p>

半日之后,苏寻在子州带领之下,去到了黄河岸边,随即将牛黄也拿了出来。</p>

这函谷关距离黄河并不远,仅仅只有数里的路程,可以说是紧靠黄河岸边,而有尹喜的命令,以子州为首的诸多将领也任由苏寻调配,很是方便。</p>

此刻,苏寻看着浩浩****、壮阔雄奇的黄河景象,不由得叹为观止。</p>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便是天地所化的生机气象吗?”</p>

苏寻不由感慨。</p>

不过,他也没有感慨许久,很快便将目光放在了眼前的“牛黄”之上。</p>

岐黄之术,他,自然是不懂的。</p>

但是老子既然将熬制牛黄的事情交给了自己,那么,自己便一定要做好。</p>

那么该如何去做呢?</p>

答案,不言而喻!</p>

想起这一路上与老子所经历的事情,苏寻轻轻地闭起眼睛。</p>

他在感悟。</p>

感悟天地造化,感悟道法自然,感悟生衍奥妙,感悟万象玄机!</p>

与此同时,一片片生机盎然出现在他的脑海之中。</p>

远处黄河之上,仍有一条条赤黑相间的癀毒气象,代表着“湮散”,而他眼前的牛黄,则散发着道韵流光,代表着“化生”。</p>

但虽说如此,苏寻并没有对癀毒产生什么偏见。</p>

就好像老子所说的,癀毒,其实也是源于造化的一种事物。</p>

道德经所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