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2章 富有弘治特色的殿试!(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因此上至皇帝下至百官,对于西南蛮族,其实大都抱着以军队强行镇压为主的心理。</p>

没办法,朝廷也不是没想过以圣贤之礼教化他们,但可惜,那些蛮人,根本不通教化,除了打之外,根本无法跟他们讲道理。</p>

因此在场的贡士中,所写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以如何对西南用兵为主,一些对兵法略有了解的贡士,更是讲述起了排兵布阵之法。</p>

哪怕是徐渭这个大才子,也是认为以用兵为主,教化为辅,详细描写了如何用兵,如何教化,洋洋洒洒,倒是写满了整张考卷。</p>

至于林诺,看到考题后,他先是闭目沉思片刻,梳理了一下思路后,才开始下笔。</p>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p>

这是第一句,开篇点题。</p>

意思不言而喻,西南地区是大明疆土,生长于西南的所谓蛮族,亦是大明的子民!</p>

“平定西南,臣有上中下三策!”</p>

“下策,以夷制夷,引广西狼兵入云贵等地镇压平叛!”</p>

“中策,习汉朝之法,在西南土官中实行推恩令,瓦解当地土官的统治力度!”</p>

“上策,改土归流,逐步取消土官治理西南制度,改以流官治理!”</p>

提出三策后,林诺后续更是详细的讲述了这三条政策该如何实施,尤其是改土归流之法,更是描述的颇为详细,不知不觉间,竟然也将整张卷子完全写满了。</p>

有些意犹未尽的放下了笔,林诺微微转头看去,发现徐渭正好也作答完,神色有些忧愁的放下了笔,看起来对于自己的答案有些不是太满意。</p>

殿试共分两场,分别在上午与下午开始。</p>

上半场以策论或者时务为主,写一篇文章,下半场大都是以某个词句为题,写一篇诗词歌赋。</p>

与乡试、会试一般,上半场最为重要,尤其是像弘治帝这等务实的皇帝,自然是更加看重上半场的时务文章,至于后面的诗词歌赋,除非是写的特别惊艳,否则大都是一扫而过,不怎么看的。</p>

上半场考试结束,礼部官员收起了卷子后,鸿胪寺官员为每位考生端上来一些做工精美味道诱人的饭菜,吃过午饭稍加休息后,下半场便会开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