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来看周边环境: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科索沃战争、中印边境冲突、阿富汗战争等等一系列的战乱冲突,使得中国的周边就从来都没有安顿过,而这其中的各种战乱冲突中chuchu都少不了美国人的影子。美国的这些动作绝不仅仅是为了在亚洲显示其国际影响力,同时也是刻意的为了破坏中国的周边环境,这些战乱冲突产生全部都是国际地区合作化有效阻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
但现在,随着印巴冲突的停止,我国周边的众多战事都已经结束了,中印关系也有所改善,中国政府为朝核问题所筹办的北京六方会谈也充分显示出了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国际地位;东南亚的地区联合会第一时间邀请了中国参加、并作为永久嘉宾对待,更是显示出中国不凡的经济实力!
故而,现在的中国正chu于一个从1840年到现在的一百六十多年中难得一遇的良好发展环境当中,也正是大力发展自己的最佳时机。
所以,美国坐不住了!
中国与美国之间社会制度的不同、经济模式的不同、政治方向的不同等等根本的决策性问题上的种种基本矛盾都是使得美国将中国列为潜在的最大的敌人的根本原因所在。而“将敌人的发展遏制与摇篮之中,或者是控制在自己容许的范围之内”,这是每个国家所必然实施的基本政治决策。
可以说自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近三十年中,虽然中国的周边地区冲突不断,但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还是严重超过了美国的控制范围。而现在,对中国发展如此有利的良好契机的出现,终于使得美国再也坐不住,也就成为了必然。
但是,现在的中国有没有和美国摊牌的能力呢?在我看来并不乐观。
先撇开别的先不谈,单从军事方面上来说。台海局势方面,中国只在台海一带布置了三百余枚左右的短程导弹而已,而这些东东只相当于科索沃战争中盟军平均一天的投弹量。而盟军在科索沃战争中狂轰滥炸了七十八天才摆平了小小的南联盟。很显然,无论从军事还是经济力量上,南联盟的实力与台湾相比还差得很远。
当然,中国总共拥有的导弹数量绝对要比三百枚多得多。但是,这些能经得起较长时间的折腾吗?
近几十年以来,尽管中国的基础工业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工业自动化程度依然比较薄弱。在和平时代,平均一天大概最多只能制造十几枚导弹而已。我们以导弹日产量十五枚为基数,盟军在科索沃的投弹量拿到中国最少需要四年多的时间才能够生产的出来。
而且到了战争年代,依照美国人历来喜欢轰炸敌人的工业基地的习惯,遭受到被轰炸的威胁、甚至是已经被破坏以后,中国是否仍然能够一天生产出十几枚导弹呢?这恐怕就要靠运气了!何况,这么一点儿的导弹能打得了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