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陈丽卿替父从军,祝永清轻敌被擒(2 / 3)

扈三娘艳史 老趙 2888 字 2022-12-12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次日王禀和赵谭果然向太尉保举祝永清为先锋陈丽卿为副先锋,太尉准了。祝永清得了先锋之职大喜,刚进家门就急着脱了丽卿的衣服,抱住她的赤裸的身子,把那话儿插进去一阵狠禽。丽卿昨天被三人轮石更,下阴chu兀自红肿未消,怕永清知觉原想躲避他几天,今见他兴致高昂,只好忍痛相就。好在永清只顾高兴,丝毫未觉有异。禽完丽卿后永清穿了衣服拉着丽卿一起去向岳父辞行,陈希真看了丽卿的脸色,已猜出了八九分,心里暗暗叹气。

且说永清和丽卿领五百骑兵做先锋,到了登州境内,扈三娘和朱武琼英王进带着青山盟的一千骑兵和两千步兵列开阵势,拦住去路。祝永清吩咐让兵马停下安营扎寨,与丽卿商议对策。丽卿道:“我看敌方阵列齐整,必有知兵之人统领。现今我们兵少,粮草辎重又不足,不若暂且坚守,待援军和粮草到后再开始攻击。”

永清道:“好便是好,只是王禀赵谭两位将军可能会刁难于我,害怕他们奏报朝廷说我等畏战。”

丽卿道:“你先在此坚守,待我去向王禀将军禀明军情顺便催促粮草,在我回来之前你千万不可出战。”丽卿带了数十骑返回去寻王禀的大队人马。三娘见敌人军营布置得颇有章法,无甚破绽,就传令也扎下营寨,请朱武琼英王进商议对策。王进道:“我上前搦战,另外派军兵在旁辱骂。他若不来应战我等须谨防他夜晚来劫寨。”

朱武道:“王将军所言极是,敌人未知我虚实人数,我等白天只将两千人去搦战,另一千人藏在寨中,晚上却用他们来埋伏,专杀来劫寨之敌。”

三娘道:“此计甚妙。”传令下去,王进自带两千人上前迎敌。

祝永清见敌将来搦战,只下令在寨内坚守,不去理会青山盟士兵的辱骂,一直过了三日丽卿还未回来。原来王禀赵谭从未听说过青山盟,只道是些草寇,不足为虑。故而一路上再三延迟行军,忙于向所过州县收取孝敬。到第四日晚上,祝永清眼看粮草将尽,就传令全军收拾军器马匹,去劫敌人营寨,自己的营里不留一人。待摸到敌营跟前,发声喊一齐向前杀去。寨里却并无一人,是一座空寨。这时一声锣响,外面大声呐喊,箭矢如雨射将来。永清只得率部突围,冲得出来,军兵已折损大半。只见左边扈三娘,右边琼英,两员女将领兵向永清的残兵围上来。永清奋力冲杀不得脱,所带的军兵被琼英截在一边,扈三娘舞双刀向孤身一人的祝永清杀来。永清已奔跑厮杀了大半夜,此时精疲力尽,抵挡不住三娘,几个回合下来,若不是撒手将画戟扔了,整个手臂都会让三娘的刀给砍断。见永清没了兵器,三娘纵马上前,轻舒粉臂,款狼腰,将他从马上活着过来,夹在腋下。琼英喝叫军士将永清绑了,其余残兵尽皆投降。

回营后,祝永清被独自关在一个帐篷里,除吃饭喝水如厕外,其他时间都被绑着,并无人来提审他。此时三娘却在大帐里来回踱步,心里踟蹰不定。她已问过抓来的军卒,这个被她活捉的敌将叫作祝永清。她心里不禁回想起十五六年前那个可爰的小男孩来。祝永清是祝家庄庄主祝朝奉的亲弟弟,两岁时父母就相继去世,他比哥哥祝朝奉的小儿子祝彪还小十几岁,很得哥嫂疼爰。因祝朝奉与扈三娘的养父是结义兄弟,他去扈家庄时常将这个小弟弟带在身边。若祝朝奉与三娘的养父饮酒至深夜,都是三娘照顾祝永清吃喝睡觉,还曾亲手帮他沐浴。三娘十分喜爰这个当时只有三四岁的小孩,有时晚上和他一起睡,虽然他名义上是三娘的叔叔。到底该不该放走祝永清呢?思量再三,三娘把此事跟顾大嫂和琼英说了,顾大嫂道:“既有此渊源,不如将他放了,我们马上就要离开这里去辽国,留下他也无甚用chu。”琼英也同意释放祝永清。

三娘令军士将祝永清带进大帐,松了绑,道:“我是一丈青扈三娘,你可记得我?”

祝永清看着三娘英俊成熟的脸,依稀有几分熟悉的影子。昨天被三娘捉住夹在腋下时,彷佛闻到了一股久违的气息,感觉有些温暖和亲切,所以他当时也没用力挣扎。三娘接着说起了她和他的童年,说起了他的父母和大哥,以及后来与梁山的恩仇,当然没有说祝氏兄弟对她造的孽。三娘刚提起祝永清的父母和大哥,他的泪水就开始流淌了,这些年他老是想梦见他们可就是记不清他们到底长得什么样。三娘走过来把他揽在怀里,替他擦乾眼泪,还在他的背上拍了拍,就像拍那个十几年前的那个小男孩一样。三娘还问起了永清的妻子陈丽卿,永清感觉三娘就像他的亲娘一样。最后三娘让祝永清带走了所有被俘的手下共四百余人,连兵器马匹都还给了他们。

祝永清带着放回来的军士们还没走回营地就碰上了快速赶来的陈丽卿。丽卿并没有搬来援兵,王禀赵谭只是给了她一百士兵帮她运来了一些粮草,他们的大队仍在后面慢腾腾地走着。永清红着脸把兵败被俘的事向丽卿说了,丽卿见回来的军士们的模样,知道现在无法指望他们再去打仗了,只得命他们修理营寨,加强防御。

过了几天,一直等到王禀赵谭的大军离此不到半天路程了,丽卿对永清道:“现在我们非得进攻不可了,要不会被他两个定会以畏战之名将我们以军法chu置。”永清点了点头,两人集合所有军兵,上马向敌营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