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到这里,虽知三姐毕竟听不懂,也实在不愿再说下去了,冷冷道:“你……便老实在这里待着”……想一想,不甘心,又狠狠得意追了一句:“说不定哪一日……你们大观园里的女孩子,要都落我手里呢!你好好给我石更玩,到时候,我学咱们五王爷荒唐,封你个‘妃子’当当……哈哈……”说着,大笑着,到底去了。
欲知后事如何,请候下文书分解
这真是:
色是斑斓虎
欲乃中山狼
平生chuchu计
盘算时时忙
厌弃纱帽小
终究枷锁扛
劝君惜花时
已是尽荒唐
PS:就冯紫英的戏码,以及部分读者对所谓“绿”的最后一次统一回复:
我知道部分读者对冯紫英这个人物恨得牙痒痒的,对于晴雯被冯紫英石更污的戏码视为“本书最不舒服的地方”,甚至措辞激烈的“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云云。好吧……就我的网文观点来说,虽然写网文对于作者来说没什么好chu,完全是作者一厢情愿的事,但是读者也是可以完全按照个人喜好去喜欢或者厌恶某一部作品,或者喜欢或者厌恶其中的某一部分,这也是读者的特权。我并没有表示这有什么不可以的,完全表示理解接受。当然,贴下回复的读者还是注意措辞,太激烈的违反版规就不在我的控制范围内了。
我本人对于“绿”丝毫没有HIGH点,一般很流行的绿文我都是敬而远之的,这个属于个人HIGH不同导致的。
但是我写冯紫英这个角色的变化,和“绿”无关,而是剧情的需要。整部《大观园记》难道是一部熙熙融融,恩恩爰爰,岁月静好,鸟语花香的后宫戏么?当然,我也承认,这样的后宫戏我自己读起来也觉得不错,但是叫我去写,我就不肯了。这样的后宫戏网上多的数都数不完,还缺一本《大观园记》么?如果没有变数,还成什么小说。《大观园记》不仅是一部后宫戏,也是一个故事,既然有故事,当然就要有起承转合。没有冯紫英这样的人物穿插其中,故事是说不起来的。
至于冯紫英的实际想法,到这一章可以说暴露了不少,说白了就是“缝迎小人”
“暗藏机心”
“艳羡富贵”,有一次,有一个读者评论说:既然用原书人名,还不如用“贾雨村”。我认为那是妙评。甚至我挺后悔的,早知道应该取名为贾雨村。
原著中的贾雨村,可以说是地地道道这么一个人物,表面上忠厚纯善,其实全是做样子的,依托贾府势力时一副弟侄模样,得了势后巴结无chu不用其级,一旦贾府有事,他不仅头一个反水,而且落井下石(80回没写明,但是看蛛丝马迹很清楚的)。本书中的冯紫英和这个贾雨村颇有相像之chu。
至于后文如何发展……看吧,不能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