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皇後:「平身。」
朱允文马上过来一一做了介绍,又把自己如何遇难得救的前前後後的经过都说了一遍,满嘴溢满之辞,把他们描述的厉害的就跟神似的,听得马皇後频频点头赞叹,心中充满了感激,马上赐座,说道:「几位救我孙儿就如同救我一般,可谓是爲我大明朝廷立下了大功,你们有何要求尽管提出来,本宫一定奏明皇上满足你们。」
殷玉龙:「多谢皇後,我等都是江湖中人,救人本是我辈侠义之人理所当然的,即使不是皇亲我们也会路见不平,所以不敢居功,我们并无所求。」
马皇後:「年轻人不居功自傲,很好。」
张凤梧:「皇後娘娘,我们救小王爷之後听他说太子遇害的原因经过居然跟潭王朱梓有关,我等觉得事关重大,所以马不停蹄的带他回来捉拿元凶,而且我们在江湖上行走时也暗中听到过一些关于潭王朱梓的消息,希望能对皇後有些帮助。」
殷玉龙:「没错,潭王此人野心勃勃,早有谋逆之心,一定要尽早chu置。还有我们在回来的途中曾碰到过一队锦衣卫,他们自称是皇後所派,不会自由没有此事?」
马皇後:「他们是我派出去寻找允文的,另外调查太子遇害情况,现在允文回来了,再听你们这麽一说,一切就都清楚了,加上我手中掌握的证据,他们母子俩的好日子也该到头了。」
殷玉龙:「如此再好不过了,我们总算没白忙一场,皇後英明。」
马皇後:「掌握这些证据了,是能铲除朝廷的一大害。不过我们还需赶紧进宫见皇上,你们没来之前,朱梓跟他的母妃阉贵妃擡着太子的屍体进宫面见皇上,说太子是被你们这些江湖人士所害,而且诬陷少林寺举行武林大会是在聚衆造反,皇上大怒之下已经派兵去围剿了,再晚一点恐怕就来不及了。」
殷玉龙:「什麽?他们用心居然如此阴险」,殷玉龙几人听到这件事都着实吓了一跳,站了起来担心的不得了,几人的亲人可都去参加了,被当作叛逆围剿那还能有好结果吗?
殷玉龙接着说道:「此事还请皇後做主爲我们洗清这不白之冤,我等感激不尽。」
马皇後:「你们放心,不提你们救了我的孙子,就冲着你们江湖人士的这份豪气也不能让你们蒙受这冤屈,况且这关系到我大明的民心的向背,朝廷的安危,岂能让那些乱臣贼子得逞。」
殷玉龙、张凤梧、上官瑶淼、赵龙听到皇後这番话既感激又激动,当即跪倒说道:「多谢皇後娘娘。」
马皇後:「平身,你们现在就随我进宫。」说完领着朱允文,後面跟着殷玉龙等四人向皇宫御书房而来。
不一会儿,马皇後带着几人进了皇宫到了御书房门前,马皇後转身吩咐了几句,让他们先在这里等候,他领着孙子朱允文进了御书房内,朱元璋正坐在书案前批阅奏折,并没发现有人进来,值班太监刚要张口通报,被马皇後制止了,示意他们都出去了。
接着马皇後在孙子耳边说了几句,只见朱允文大声喊着:「皇爷爷,皇爷爷。」跑向朱元璋。
朱元璋听到喊声擡头一看,又惊又喜,居然是自己日夜日夜惦记的孙子回来了,马上放下了手中的奏折,站起来一把把朱允文报了起来,高兴的哈哈大笑。
马皇後:「皇上,好久没见你这麽开心了。」
朱元璋在孙子脸上亲了又亲放下来让他坐在自己腿上,说道:「皇後,还是你了解朕的心思,把朕的孙子找了回来,也算给了标儿一个交代,快跟朕说说你是怎麽招到允文的,我派了那麽多人都没消息。」
马皇後:「不是我找到的,是一些江湖上的侠士送回来的。」
朱元璋:「哦?江湖上还有这种人吗?这些人不都是早就想杀了我吗?」
马皇後:「皇上,你误会了,他们都是被冤枉的,真正想害你的人不是他们,而是阉贵妃。」
朱元璋听到这马上脸色就变了,说:「皇後,我知道你一直不喜欢阉贵妃,但这种事不能乱说,此事就到此爲止吧。」
马皇後:「皇上,我绝不是因爲嫉妒才这麽说的,我有证据,这是标儿临终前派人送回来的,」说着把证据递给了朱元璋,「还有救允文的那些人我也带来了,他们也可以证明,再有允文不会撒谎,你也可以问问他,允文虽小,但也已经懂事了,你跟标儿从小对他培养,难道你还不能相信吗?皇上,阉贵妃才是真的想要造反的人。」
朱元璋边听着马皇後说话边翻看着奏折,表情一会一个样,显然是充满了愤怒,看着自己儿子记录的有关阉贵妃母子的一笔笔罪帐,心里有说不出的不理解,爲什麽自己最宠爰的人会背叛自己,会这麽恨自己,自己这些年竟养了一条毒蛇在自己身边,还害死了自己的太子,这是爲什麽?
想到这,说道:「叫他们进来。」
马皇後听了马上把殷玉龙和张凤梧叫了进来,几人进来後立刻跪倒:「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免礼平身,你们把你们知道的都说出来,不得有一丝隐瞒。」
殷玉龙接旨後便把自己知道的一切情况都详细的说了出来,包括自己探王府时所看到的听到的,如何救了朱允文等无一遗漏。
朱元璋听完了再无怀疑,半天没说话,衆人站在一边都不敢说话,看着他会做何反应,朱允文:「皇爷爷,他们说的都是真的,父王就是八叔害死的,父王早就怀疑他,说他不是好人。」
朱元璋抚摸着孙子的头,说:「皇爷爷知道。」又沉默了一会,接着说道:「来人,传燕王和锦衣卫指挥使皇甫相君来见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