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从萨尔浒开始正文卷第671章对马岛之鬼广德四年九月十八日,对马岛,佐贺郡圆通寺。</p>
披着层层积雪的山峰,被稀薄的余晖染成人血的暗红色,晚星上行,海岸如断箭峭崖嶙峋。</p>
万丈悬崖下,波涛汹涌的海浪拍击着巨石,溅起白茫茫的一片。</p>
海风低沉嘶吼。</p>
仿佛一头亿万年前的邪神,潜伏在海峡底部,翻江倒海,掀起滔天巨浪。</p>
临近山崖建立的圆通寺,处于风暴的边缘,不知是因为真武大帝庇佑,还是太上皇神力,此刻竟平静的出奇。</p>
唯有山门前密密麻麻的黑龙大旗,迎风飘扬。</p>
身披黑甲的士兵在寺庙四周巡逻,工兵们忙着将帐篷搭设在避风的山坳。</p>
帝国三大精锐兵团麋集对马岛,前锋第八兵团已渡海南下,按照作战计划,此时赵率教正带兵横扫1歧岛。</p>
夜幕降临。</p>
第三兵团主官戚金,在两名卫兵护卫下,迈步走进古寺山门,瞟了眼前院立着的狐仙稻荷神神社,骑狐长须老翁雕像的脑袋扭曲成诡异的形状,院子里还有些血迹,估摸是前锋第八兵团在这里杀了人。</p>
听说住在圆通寺的五十多个倭国和尚,也被赵率教斩杀一空,第八兵团在对马岛杀红了眼,死在他们刀下的倭寇,没有八百,也有一千。</p>
太上皇和大祭司都说过,倭国是世界上最难登陆攻克的地方之一。</p>
在蒸汽动力尚未普及的十七世纪,相比“人和”,天时地利在战场上无疑更加重要。</p>
第一次东征,明军浅尝辄止,而这一次,太上皇的目标是立马扶桑,焚毁江户,所以齐军遇到的困难压力,远超十五年前。</p>
倭国多山,地形细碎,地震和火山造成的破碎地形,根本不利于大兵团展开。</p>
此外,日本海海域气候也是一言难尽。</p>
据往来对马岛和釜山的朝鲜商人描述,倭国及周边海域每年都有两个极不稳定的时期。</p>
夏季及前后的台风季节,冬季及前后的冬季风暴(typhoonseason,winterstorm)</p>
每年这个时候,绵延不绝的台风会让人寸步难行。</p>
在日本传说中,对马海峡底部蛰伏一头远古巨兽,那是个不可名状的深海幽灵,受僧侣召唤,于月圆之夜吞噬活物。</p>
太上皇不惧鬼神,因为他本身就是鬼神。</p>
中路军以第八兵团为前锋,先攻打对马岛,接着征服1岐岛,最后选择在九州博多一带登陆。</p>
至于为何不继续占领或者沿九州海岸线开辟其他登陆地点,这是因为日本海特有的黑潮。</p>
黑潮也叫对马海流、日本暖流,据说是太平洋西部地区最强暖流没有之一。</p>
黑潮宽约400里,速度极快,常伴有台风。</p>
当年蒙古第一次东征日本,制作低劣的高丽船在遇到这种大规模的洋流时,几乎毫无抵抗能力。</p>
如今大齐舰队也面临同样的窘境,虽然帝国造船技术远胜于忽必烈时代,然而真正遭遇到台风,舰队还是无法幸免。</p>
太上皇深知,不能在对马岛等洋流强劲的海域久留,所以攻下对马岛后,必须迅速攻占博多。</p>
至于路军登陆地点的选择,经过反复筛选,确定九州岛适合的登陆地点有三个:</p>
萨摩半岛西侧的串木野、大隅半岛东面的志布志湾以及位于九州东南的宫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