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然摆手道:</p>
“叶公不必如此客气,朝聘之会虽最是庄重,但自古以来,公卿代君前来也是有迹可循的。而且,楚国毕竟已自立多年,能派你前来与会,便已是不错了。”</p>
沈尹戌叹息道:</p>
“先生虽身居危乱,却依旧能如此光明磊落,实为艰难。如今,天下既可共享安宁,此实为百年未见之盛况!先生此举大利于天下,我楚国又岂能不从?”</p>
李然闻言,又一个拱手以示礼让谦逊。</p>
随后,沈尹戌却又是摇头道:</p>
“哎……今日戌之所以前来找先生,实是有一件为难的事情,希望先生能够相助!”</p>
李然则是捋须笑道:</p>
“叶公所说的,莫不是想要弥合与孙将军的关系?”</p>
沈尹戌不由一惊,赶紧应道:</p>
“先生果真是料事如神!戌身为吴人,少时随吴王诸樊伐楚,事情败之后,幸得孙将军大恩,得以留下性命。之后,又是得了孙将军悉心栽培,才有了如今戌的这一番成就……只是,之后与孙将军一直是各为其主,不曾有机会当面表达感谢。所以,希望先生是能够从中调和!”</p>
李然望着沈尹戌。</p>
“哦?叶公当真是想要和长卿和解?”</p>
沈尹戌苦笑道:</p>
“孙将军率吴灭楚,确是令在下极为尴尬。我身为吴人,却要助楚拒吴。而且之前因为在下这吴人的身份,也是引来了不少的非议。</p>
“所以,尽管孙将军是对我有大恩,但是若说这心中毫无半分怨言,那也是绝不可能的。”</p>
李然点了点头,却又是旁敲问道:</p>
“那……叶公是想要当面斥责长卿?”</p>
对此沈尹戌还是摇头。</p>
“倒也不是……如今时过境迁,再说得那些又有何意?如今在下只想与孙将军见上一面……”</p>
李然在心中暗叹,其实关于这件事,他倒也是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孙武和沈尹戌之间的恩恩怨怨,若是能够在此说开,确是再好不过。</p>
李然朝范蠡使了个眼色,范蠡心领神会,直接出门去追赶孙武。</p>
随后,申包胥又是说道:</p>
“先生,少伯在你身边学习甚多,看得出来,他确是成熟稳重了不少。而且,要说起来我们申家,昔日亦是深得先生恩惠,家父在世之时,就一再要我们日后若再见先生,一定要感谢先生昔日的举荐之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