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二人是如此这般寒暄了一阵,难舍难分。</p>
而沈尹戌则是对李然道:</p>
“先生!在下虽与孙将军交情匪浅,而且在下亦是无一日不想着该如何报答其恩义。但如今戌身为楚人,也是各为其主,身不由己。”</p>
”所以,还请先生将我们和吴国的馆驿分的远一点,避免是再起什么纷争。楚人好勇,吴人尚蛮,又为世仇,想来总难免是有些冲动!”</p>
李然亦是点头道:</p>
“嗯,还请叶公放心,然自有安排。”</p>
李然将吴国使团安排在城东,而将楚国使团安排在城西。</p>
范蠡因为有许多话要跟申包胥,所以就暂且留在了楚营。李然则是回到王宫,向子禀明情况。</p>
周王匄得知大部分诸侯都是国君亲临,而不能亲临的,也都派了使节,自是喜不胜喜。</p>
并是暗自庆幸,居然能够有朝一日,还能让他遇上这等“君临下”的大事。</p>
“诸位爱卿,此番朝聘,乃是难得的盛况!孤也知道,此事能成,李卿和晋国的赵鞅,功劳最大!明日便是正式的朝聘大典,还请李卿多多费心了!”</p>
李然则是稽首恭敬道:</p>
“诺!臣定会尽心全力,不负王上之托!”</p>
周王匄道:</p>
“这朝聘之礼,已经许久不曾有过,孤亦从未见识过。所以,有很多礼仪孤也知道了不多,所以,明日还请李卿当场多多指正!”</p>
李然应道:</p>
“臣义不容辞!”</p>
退朝之后,李然被周王匄单独留下。</p>
单旗和刘狄退下之后,并排而行,刘狄忍不住道:</p>
“王上如今是愈发的宠幸李然,情况不妙啊!我们可不能让李然这般得势下去!”</p>
单旗却是横了刘狄一眼。</p>
“李然如今立此大功,势头乃是最盛之时,你我又何必去触这霉头?且让他去,他眼下也没有要动我们的意思,慌什么?”</p>
刘狄却是愤愤不平道:</p>
“可是王上自从有了赵鞅和李然撑腰,话也是硬气了许多。这样下去,只怕也不是个事啊!”</p>
单旗淡淡的道:</p>
“如今晋国的范氏中行氏已然覆灭,田乞又不再过问下之事。范鞅当年所遗的计划也已经是名存实亡了。”</p>
“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唯有蛰伏即可!静观其变!李然现在固然是如日中,但是也不见得就能够长久。所以,你我二人如今可万万不能轻举妄动!更别去惹他!来日啊,自有人会收拾他的!”</p>
刘狄听单旗如此,虽是半信半疑,但也只得道:</p>
“诺,狄明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