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赵午纵是有罪,但毕竟邯郸历经四世,且与大宗分别已久,又岂是赵鞅一句话就可以随便杀害的?邯郸之事,本可以趋于缓和,是赵鞅一意孤行,最终激化了邯郸。所以,臣以为赵鞅此事,虽看似无辜,实则有过!”</P></p>
晋侯午却依旧是想替赵鞅回护,所以不由叹道:</P></p>
“好了,此事赵氏毕竟也是事出有因。此事可暂且不提,且容后再议!”</P></p>
荀跞应声道:</P></p>
“诺!”</P></p>
如今六卿全部在外,只有荀跞一人守在绛城,而他又总是在不经意间,向国君透露出赵氏似乎是有意为之的,其实是和中行氏以及范氏没有区别。</P></p>
晋侯午虽然有自己的想法,内心是偏向于赵氏的。但是,在经过荀跞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多少也是有些动摇了起来。</P></p>
……</P></p>
范吉射撤回到晋阳,发现中行寅也是刚刚经历了一场惨败,不免是开始有些悲观起来:</P></p>
“叔父……恐怕我们这次是要不行了么!”</P></p>
中行寅向范吉射这边问明了情况,不由又望向了晋阳方向:</P></p>
“看来……韩不信和魏侈这两个竖子,不日便会赶到此地。到时候若是和晋阳来个里应外合,确是不好对付了!”</P></p>
虽然说范吉射这边因为司马的及时撤退,保留了实力,但是中行寅这边却也损失惨重,虽不至于伤筋动骨,却是士气已溃。</P></p>
高强张了张嘴,却是欲言又止,中行寅察觉到,问道:</P></p>
“高强,你还有什么想法?”</P></p>
高强无奈道:</P></p>
“走到如今这一步,主公已经没了退路。范大夫既已经和韩不信交了手,而韩不信又乃是奉公命而来,只怕在国君那边,主公的反叛之举已被坐实了!”</P></p>
中行寅寒着脸说道:</P></p>
“本卿不是让你分析本卿的处境,而是问你该如何破局!”</P></p>
高强微微是抿了抿嘴唇,回道:</P></p>
“臣以为,现在既然已经到了这般田地,不如是再许诺重赏一番全军,并是加紧攻破晋阳。此战若胜,说不定还能让国君回心转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