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侯午听得中行寅之言,不由是眯了一下眼睛,沉声问道:</p>
“哦?中行卿果真愿意应诺,平叛邯郸?”</p>
中行寅一个稽首道:</p>
“事已至此,邯郸起兵反叛已成既定事实,臣自当按照约定,派兵前往镇压!”</p>
荀跞笑道:</p>
“中行大夫能够如此明白事理,那是再好不过了。”</p>
荀跞的这一番话,其实也是无形中站队赵氏,并是给到了中行氏一些压力。</p>
晋侯午点头道:</p>
“甚好,那便如此定,邯郸平叛之事,便劳中行卿多上点心了!”</p>
中行氏闻言,却并未立刻起身,而是又道:</p>
“臣虽应诺了此事……却还有个不情之请。只因邯郸城池坚固,易守难攻。若仅凭我中行氏的兵力,恐难以取胜!之前,臣就向君上举荐,想让范氏协助我中行氏,一同督办此事!不知君上意下如何?”</p>
晋侯午亦是一阵点头言道:</p>
“中行卿所请,也是合情合理。只要范卿不反对,那寡人又能有何意见?一切便都按照中行大夫的意思去办吧!”</p>
范吉射见状,亦是稽首答道:</p>
“臣,领命!”</p>
就此,邯郸一事也就此时定下了基调。</p>
首先,邯郸被定义为谋反。其次,依照先前的约定,由中行氏和范氏全权负责平息邯郸的叛乱。</p>
而这一切,也都是在李然和赵鞅的预料之郑</p>
赵鞅在下朝之后,便是匆匆赶回府邸,并是找到李然。</p>
李然在知晓其原委过后,也是微微一笑,并是淡然道:</p>
“嗯……然已知晓了。”</p>
赵鞅见李然竟是丝毫都不着急,也不免是有些心急:</p>
“先生难道还没有后手吗?”</p>
李然坦然道:</p>
“呵呵,让中行氏处置邯郸一事,其实……又何尝不是中行氏的意图呢?不知将军可曾看出来?”</p>
赵鞅稍作思索,便是立刻明白了过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