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722章 李然出使齐国(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只见这田乞,亦是突然言道:</p>

“君上所言甚是,这李子明……选择此时出使我齐国,只怕是来者不善,以臣之见……”</p>

田乞却在这个时候支吾了起来,毕竟他向来以恩示人,这时候开口就要杀人,而且还是闻名遐迩的李子明,这些话终究是与他的“人设”不相符合。</p>

这时,田乞的党羽鲍牧则是开口道:</p>

“君上,李子明此人多智而近妖,危害极大,若让他再在鲁国兴风作浪,实是令人心中不安,不如趁此机会直接杀了他,以绝后患!”</p>

齐侯杵臼叹息一声,道:</p>

“此人乃世之贤良,如此杀了,岂不可惜?”</p>

鲍牧回道:</p>

“君上万不可如此作想,此人眼下在鲁国,乃是我齐国的大敌!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啊君上!”</p>

齐侯杵臼闻言,对此却是有些为难了起来。</p>

“只是……方才周宗还来了一封诏书,让我们对前来齐国采风的李然多加关照,若是杀了此人……只怕不好与姬周交代啊……”</p>

鲍牧却是对此不以为然,并是上前一步,声言道:</p>

“君上,采风乃为纵入郊野之举,其汁…必多事故啊……”</p>

这时,只听田乞是应声附和道:</p>

“君上,臣也以为鲍牧所言有理!还请君上能够早日决断!”</p>

齐侯杵臼听了,他当然明白了鲍牧和田乞的言外之意,他一边思索着,一边是捋着他自己的胡须:</p>

“嗯……还是等寡人还先见到此人……再作计较吧。”</p>

随后,齐侯杵臼又侧转过身,看了一眼坐在自己身下的太子荼。</p>

他见今日的太子荼始终是不言不语,所以不免是感觉有点奇怪,于是开口问道:</p>

“荼儿,今日为何默不作声啊?”</p>

——</p>

第722章_齐侯杵臼的看家本领</p>

太子荼此时,其实也的确是陷入了沉思。</p>

此刻,听闻君父唤他,他这才回过神来,并是回道:</p>

“君父,儿臣方才其实也是在思考,这个李子明此时来我齐国,究竟是将意欲何为呢?”</p>

田乞闻言,却是颇为不屑道:</p>

“他现居周室太史之职,但是这些年来,却一直是客居于鲁国,且时常是为那孔仲尼出谋划策!这次前来,想必定是为讨还瓘、阐二地而来!”</p>

太子荼闻言,亦是点零头:</p>

“田大人所言有理。但是,这瓘、阐二地既入我齐手,我齐国又岂肯轻易送还?他若是当真是有这等的本事,若就此杀了,倒也不免有些可惜!”</p>

“不如且探明他此行的真实目的,再观其才,若是当真有才,君父何不将其困于齐国?儿臣听闻,昔日楚灵王将李子明留于楚国,楚灵王得其佐助,亦尚可称霸一时啊!”</p>

“而我齐国,既为姜姓大邦,又何曾逊于楚国?君父何不以上卿待之?若能将其留在齐国,君父难道还愁大业不成吗?”</p>

齐侯杵臼听罢,不由是点零头:</p>

“嗯……荼儿得也是言之有理啊!”</p>

田乞见状,知道现在也不是事的时候,于是旁敲问道:</p>

“那……待李然来了临淄,且安排先在官驿住下,再将他一番试探?”</p>

齐侯杵臼沉默了一会儿,点头道:</p>

“嗯,田卿,招待李子明之事,就交给你去办!荼儿,你就去试一试这李然的才干!希望你二人能够通力配合,办妥了此事!”</p>

这是齐侯杵臼第一次让田乞和太子荼共同操办一件事。</p>

显然,齐侯杵臼也是用心良苦。因为,他也知道,自己已是将入耄耋之年。想来时日也已不多了!</p>

所以,他当然想要让太子荼能够尽快的站稳脚跟。</p>

田乞也是老奸巨猾,在听了齐侯的话后,竟顿时是满脸的喜色:</p>

“臣定不负君上所托!”</p>

而太子荼,或许是真的有些年少气盛。他其实多多少少,是有些看不上田乞的。</p>

所以,他却反倒是极不情愿的回答道:</p>

“诺!儿臣领命……”</p>

等到退朝之后,太子荼却还侍奉在齐侯杵臼身边。</p>

齐侯杵臼看了一眼太子荼,并是叹息一声道:</p>

“荼儿,你……是否对田卿依旧是有所不满?”</p>

太子荼闻言,稍稍是迟疑了一下。但在君父面前,却也不愿有所隐瞒:</p>

“是……儿臣确实不喜田乞此人!”</p>

但见齐侯杵臼却是伸手扶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