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要作烛之武(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不明所以的伍举,依旧是有些异想天开了。只不过,六神无主的楚王,却对此依旧是深以为然。毕竟,在这种节骨眼上,任何遐想中的可能,都会成为他们所依仗的精神支柱。</p>

“嗯,卿所言甚是,所以伍卿所言的计策究竟该如何?”</p>

“臣想效彷烛之武之策,前往吴军大营,言退吴军!”</p>

伍举此语一出,众人皆是面面相觑。</p>

要说起当年这个“烛之武退秦师”,那的确是赫赫有名的。</p>

百年前,秦国和晋国合围郑国,兵临城下,郑国及及可危。当此危难之际,一个叫烛之武的郑人,只身前往秦国大营,向秦穆公其中陈说其利害,并成功劝说秦穆公放弃攻打郑国。</p>

非但如此,甚至还派兵是保护起了郑国,郑国的危机也就此得以解除。</p>

而这个烛之武在此之前,只是一个小小的圉正,平日里甚至有怀才不遇的愤满,但其抓住机会,展现义勇,正可谓“五论救弱国,妙语退秦师!”</p>

楚王自然也是听说过这个故事的,但在细细思索一番后,又不无疑虑的回问道:</p>

“话虽如此……但彼一时此一时,当年秦穆公乃是远征郑国,对秦国无利,故而可说。而现在寡人受困于此,若能为吴人所擒,则对吴人是利益百倍!如此游说,谈何容易?而若只是言及四弟前来救援,只怕不够……”</p>

“呵呵,请大王试想,若大王败,为吴人所擒,那么晋国方面又会如何?晋国必然会策动三军前来冒功,而我楚国腹地又比邻于晋郑,却远于吴国。吴人眼下又臣于晋国,届时晋国号令其会盟,陈蔡得复,吴人虽居大功,却又能有何利益?”</p>

“而大王若能以陈蔡之地贿吴,吴人得此实惠,又何乐不为?故而,依臣之见,眼下倒是与当年烛之武之时颇有几分相似,或可一试!”</p>

楚王一听,觉得此言虽是有理,但他也知道其实希望依旧是极为渺茫的。但是,如果真的有能言善语忠勇无双之人前往吴国大营,至少对他而言也不是什么坏事。</p>

只是这人选,实属难办。</p>

“大王不必忧心,臣愿前往一试!”</p>

此时,伍举又是毛遂自荐道。</p>

然丹在旁,却沉咛道:</p>

“椒公年岁已高,恐大为不妥,而且此间三千将士还需要将领统制,椒公若有闪失,那还得了?”</p>

这时,只见伍奢又摇摇晃晃的是站了起来,伍举见状也是吃了一惊,上前想要扶一把,伍奢却澹然笑了一声:</p>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yeguoyuedu.</p>

“父亲放心,孩儿尚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