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不当王</p>
在得到了李然的来信后,申无宇不敢怠慢,立刻是马不停蹄的赶回了乾溪。</p>
如今乾溪新都已成,楚王班师自然不会再千里迢迢的回郢都,而是选择直接就在乾溪住了下来。</p>
而申无宇来到乾溪的第一件事,也并不是直接去面见楚王,而是先来到了李然的官邸之中。</p>
二人开门见山,也没有什么寒暄客套。</p>
“先生在信中所言,可有何凭据?”</p>
申无宇径直如是问道。</p>
在信中,李然提及了王子弃疾成为蔡公后将有可能对楚国造成的影响,同时也暗示了王子弃疾此人,很有可能会有一天彻底颠覆楚王熊围的统治。</p>
而申无宇,倒是也巧,他之前便是格外留心国王子弃疾。尤其是在他营建新都之时,他更是一路顺藤摸瓜,查到了一直替王子弃疾跑腿的乃是其家中长子建的老师——费无忌。</p>
可他也一时无法肯定,李然说得这些究竟是真是假。</p>
毕竟,只因别人安排了个人插手营建新都,便随意给别人扣一个“可能会犯上作乱”,这一莫须有的罪名,显然也是不合适的。</p>
“大夫以为,以四王子之谨慎,他会留下什么凭据让你我二人察觉么?”</p>
“如今四王子已经接管了蔡国全境,声威日隆,他若要学当年的楚王,又有何不可?况且此人,更是本来就有这‘当壁之命’的啊!”</p>
“此等人杰,又岂会甘愿久居于人下?”</p>
李然尽量把话说得透彻一些,好让申无宇明白这件事的后果究竟有多严重。</p>
申无宇一听,倒也不傻,他如何不懂得李然这话里的含义?</p>
可他仍然弄不清楚一点,那就是李然前面既已经递了辞呈,决心要离开楚国,如今却为何又对楚国之事如此的耿耿于怀?</p>
这岂不自相矛盾?</p>
“楚王骄狂,然则楚国百姓无辜,然实不想见楚人因君主之过而遭池鱼之殃。”</p>
“大夫乃楚国上下少有的刚直之臣,当明白李然的用意吧?”</p>
李然言罢,申无宇又默默点头,却是不语。</p>
只听李然是继续言道:</p>
“陈蔡之事,李然与大王已经生出了嫌隙,故而此事断不能出自我口。”</p>
“此事关系楚国之大计,还请大夫能够仗义执言,力劝大王。”</p>
事到如今,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