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党争与结党(2 / 3)

明末逐鹿天下 风啸木 2856 字 2024-02-2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父皇,我今日在朝堂上看的情况,这算党争吗?</p>

古千道尚书被带走,没有引起多少风波,这与我心中的党争,完全不是一个样子。”</p>

皇帝苏河看到大皇子苏蜀对朝堂事物很感兴趣。</p>

他也准备让苏蜀接触政务,一些事情现在教导正合适。</p>

皇帝苏河收起笑脸,他语气严肃的说道:“作为皇室,一定要警惕大臣结党,朝廷各派党争不断,这有利于皇帝的统治。”</p>

大皇子苏蜀听完之后,他一脸迷茫。</p>

“父皇,您说的话,儿臣怎么听不懂。</p>

您说警惕警惕大臣结党,又推动朝廷各派党争。</p>

这不是两件互相矛盾的事情。”</p>

皇帝苏河没有解释,而是反问道:“父皇安排你们读史书,就是想让你们以史为鉴。</p>

现在发生的任何事情,在历史上都差不多发生类似的事情。</p>

太远的历史父皇就不说,只说十几年前的历史。</p>

现在很多人,说起明朝灭亡的原因,东林党有很大责任。</p>

孙承宗、袁崇焕这些人,是东林党人。</p>

周延儒、钱谦益这些人,同样是东林党人。</p>

只是东林党出身,就能把他们归类成一类人吗?</p>

党内无派,千奇百怪。</p>

这些人因为某些共同的利益,他们走到一起,就被世人称作某某党。</p>

但这些人内部,有着不同的利益。</p>

他们因为理想、对于君王和国家的忠诚等等原因,根本就走不到一起。</p>

以明朝末年的历史来说,还有一些人在某党之间反复横跳。</p>

这说明以地域利益或师生关系,共同形成的党派,没有太强的约束力。</p>

党派需要应对共同的敌人,他们还能联合在一起。</p>

一旦敌人消失,这些人立刻就会分裂,互相打起来。</p>

皇帝要做的事情,那就是找出这些松散党派各方势力利益分歧点。</p>

通过分化拉拢的方式,让他们无法紧密的团结在一起。</p>

多个这样的党派互相之间争斗,皇帝作为最终的裁判。</p>

这会让皇权更加稳固,皇帝最怕某一方势力占据绝对上风,出现权臣开始争夺皇权。</p>

这种情况最危险,发展下去就是魏武帝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p>

大皇子苏蜀听的小脸有些发白,他从没有见识到父皇语气这么严肃。</p>

这件事一定是父皇认为一名合格皇帝,必须掌握的技能。</p>

苏蜀用牙咬着嘴唇,产生的痛感让自己大脑清醒,记住今日父皇所说的话,这对他万分重要。</p>

他眨着懵懂的大眼睛,问道:“父皇的意思,儿臣了解大概。</p>

那就是放任百官的党争,父皇推出诸子百家,就有这个想法。</p>

诸子百家没有引起更大的争端,父皇又让代表工厂主利益的官员与代表海贸利益的官员相斗争。</p>

但父皇这样做,不怕帝国因为党争出现大问题。</p>

历史书上都说,唐朝亡于牛李党争、北宋亡于新旧党争、明朝亡于东林党争。”</p>

皇帝苏河轻笑道:“历史书是由文官所写,他们自然会把历朝历代灭亡的原因归纳于奸臣和昏君。</p>

汉武帝时期,出现巫蛊大案,太子都被卷进去。党争激不激烈。</p>

唐太宗时期,世家力量与科举寒门严重冲突。</p>

寒门士子刚发展壮大,世家还在掌控朝堂。</p>

那时的党争要远超唐末党争的激烈程度。</p>

依然出现了贞观盛世,为随后的开元盛世打下基础。</p>

唐朝灭亡,那是藩镇之祸。</p>

北宋灭亡,那是摊上宋徽宗这个蠢蛋,加上他的蠢蛋儿子。</p>

明朝灭亡,那是财政破产又遇到小冰河时期灾害频发。”</p>

大皇子苏蜀略有所思的点点头,他只懂了一点点,没有完全懂。</p>

他看到路程所剩不多,继续追问道:“父皇,那为什么要警惕大臣结党。”</p>

大皇子苏蜀趁着自己年纪还小,没有真正接触到朝堂的事物。</p>

他要把父皇的态度弄清楚,这样之后他做事时,才能有的放矢。</p>

要不然一旦触碰父皇的雷区,他多年经营,将会毁于一旦。</p>

皇帝苏河听到这个问题,他都有所感触。</p>

他之前对于大臣结党营私,没有太多的感触。</p>

但魏时鸣与李志升两人争斗时,表现出来的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