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蜀看向王锦粟表哥,询问道:“锦粟表哥,你对周围这几个国家的局势很了解。</p>
正好给我介绍一下,我即将前往这三个国家,别闹出笑话来。”</p>
王锦粟看到苏蜀向自己请教问题,他乐呵呵的回道:“老爹经常接触这些事,我也耳濡目染,了解到一些情况。</p>
晋王李凤鸣与王叔一样不擅长管理军队。</p>
我们郑国矿比较多,主要发展采矿业,同步发展一些农业和简单的工业。</p>
晋国处在尼罗河两岸肥硕的土地,他们主要以农业为主。</p>
欧洲地区闹饥荒,都有商人前来晋国采购粮食。</p>
蔡王吴杰晚来到这里几年,蔡国只是刚刚发展,实力最弱。</p>
蔡国大片国土都是沙漠,非常缺少粮食。</p>
他的隔壁确实粮食产量很多的晋国。</p>
两国都感觉到闽国的压力,他们之间还有互补性。</p>
这两个国家渐渐靠拢,已经达成实质性的联盟。</p>
我听闻两国要更进一步,王室开始联姻。</p>
单纯一个国家,不敢堵住红海入口。</p>
两国已经达成实质性联盟,共同分担风险。</p>
他们也有了抗衡闽国的底气。”</p>
苏蜀从王锦粟表哥的诉说之中,他也能判断晋蔡两国之间的情况。</p>
闽国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战争结果谁都能看到,闽国明显占据上风。</p>
闽国抢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东欧的领土,神圣罗马帝国等国家不同意。</p>
闽国又与神圣罗马帝国发生冲突。</p>
一个藩属国能抗衡两个强大国家的进攻。</p>
晋王李凤鸣与蔡王吴杰看到这种情况,他们恐怕是晚上连睡觉都睡不安稳。</p>
蔡国还算安稳,大部分国土都是沙漠。</p>
闽国自己都不想在沙漠中待着,不断向北方扩展势力。</p>
他们对于蔡国的觊觎心不强。</p>
但晋国可就没有这种好运气。</p>
闽国原先的国土埃及,处在大沙漠之中,只有尼罗河两岸非常狭小的地区能种植粮食。</p>
闽国每年都需要花大量的金银,从外界购买粮食。</p>
他们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手中抢到的东欧地区。</p>
这里主要以山地丘陵为主,没有连成一片的大平原地区。</p>
这里可以种植一些玉米、红薯等粮食作物。</p>
小块平原也能种植小麦等农作物。</p>
但粮食的产量,总体而言非常有限,根本无法比拟大平原地区。</p>
闽国现在只是陷入战争之中,没有腾出手对付晋国。</p>
可能也是顾及兄弟之情,或是担忧大华帝国的介入。</p>
几代人之后,两国王室的关系变淡,大华帝国的关注转移。</p>
闽国必然会对晋国动手,夺取大量的良田。</p>
粮食能作为武器,搞垮一个国家。</p>
老祖宗管仲在春秋战国时期,就用这种方法对付鲁国。</p>
晋王李凤鸣作为父皇苏河的重要参谋。</p>
他规划了建国的重要战役。</p>
晋王李凤鸣对于军队的建设,可能不太了解,毕竟他没有真正带过军队。</p>
但他的战略眼光,不会让任何人小觑。</p>
晋王李凤鸣肯定能看出苏蜀轻易看出的问题,甚至是看得更远。</p>
晋国和蔡国在两国王室的干预下,快速靠拢。</p>
苏蜀看着泰山号战列舰,逐渐接近红海入口。</p>
之前在他们望远镜里,也只是几个小黑点的大型货船,现在终于展现出他们庞大的船身。</p>
苏蜀本以为红海入口会一直堵着。</p>
舰队来到这里时,大量的商船已经通过。</p>
有商船主动向舰队靠拢,前来瞻仰泰山号战列舰。</p>
苏蜀让船上的士兵,扯着大嗓门问寻刚刚的情况,他才了解到事情的始末。</p>
王锦粟表哥所说的事情,那是前段时间发生的事。</p>
当时闽国与晋蔡两国闹得很不愉快,三个国家的海军,都要在红海上交战。</p>
蔡王吴杰发出狠话,闽国敢开战,他就在红海布满水雷,任何一艘船都无法通过。</p>
两方就这样僵持下来,他们都忌惮着对方,谁也不敢最先开火。</p>
两方势力僵持,准备前往欧洲贸易的商会,他们坚持不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