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杀士大夫(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唐末武将坐大,导致地方割据,武夫治国。

是于宋朝建立后,干脆以文御武,看起来是吸取了教训,但其实是刚出虎穴,又进了狼窝。

读书人看起来文质彬彬,似乎不像武将那么有威胁。

但其实他们真要抱起团来,反而可以架空皇帝手中的权力,神宗皇帝估计是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才开始重用宦官,而赵煦则是第二个。

“宁老弟,你说那帮求情的人能成功吗,官家最后会不会顶不住压力,真的饶了何路那帮人一命?”

童贯这时有些不太确定的向宁复问道。

“现在那些求情的人,身份地位都还不太够,如果只是他们,官家肯定不会退让,不过我担心会有更重要的大臣下场,到时就不好说了!”

宁复说到最后时,也露出凝重的表情。

不杀士大夫这个规矩,对大宋的皇帝来说是个极大的约束,同时也是文官们的一道免死金牌,所以他们平时才会敢和皇帝对着干,甚至指着皇帝的鼻子骂。

所以赵煦想要打破这一个规矩,肯定会面对极大的阻力,甚至可能会引发一些重臣的反对。

别看赵煦在一些事情上表现的很强硬,比如在废后、成立新军等,都有许多的人反对,但他还是硬顶住了压力。

可无论是废后还是成立新军,朝堂上反对的力量虽然强大,但也有不少人支持,比如章惇就是赵煦坚定的支持者,所以才让这两件事得以实施。

但这次却不一样,如果真的杀了何路等人,就相当于毁掉了不杀士大夫这条规矩,今天赵煦可以杀何路,明天他就可以杀其它的官员。

可以说何路的命已经不再是他一个人的命,而是整个朝堂上所有文官的命,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替何路求情,其实就是在替他们自己,或者是自己的子孙求情。

“还真有重臣敢在这种事上站在何路那边?”

童贯这时有点不敢相信的向宁复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