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种则是凭着军功从底层杀上来的,这种人倒是敢打敢拼。
但这些底层出身的将领也有一个大缺点,那就是大都不识字,更不懂兵法, 上阵冲杀倒是没问题,可让他们调度粮草、行军布阵就不行了。
所以这些人顶多只能做到中层,上百年来,也只有一个狄青一飞冲天。
可以说宋军中十分缺少能够独当一面的将才,就算是折家和种家,每一代也只有少数几个才能称为将才。
相比之下,武学出身的学生却是能文能武,折可适感觉自己无论教什么,他们很快就能掌握,可以说除了实战的经验外,折可适也感觉自己没什么东西可教他们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新军的操练一切如常,五千人的新军也渐渐的整合起来,据折可适说,新军已经有了一支精锐的气相,只要经过实战之后,就能化为一支精兵。
两个月的时间转眼就过去了,宁复也如约派折可适去了青县。
折可适走的时候,宁复还亲笔给郭二爷写了封信,主要是夸赞了一下折可适,到时他提亲也更加顺利。
送走了折可适,新军这边只剩下宁复一人坐镇。
不过现在新军的操练已经步入正轨,武学生们编入新军,充当新军的中层将军,有这些人在,新军各方面都是井井有条,需要宁复操心的事情并不多。
这天一早,宁复像往常一样,在校场上监督着各军的操练,现在新军编为两军,彼此间互相竞争,谁都不肯落后于对方。
就在这时,忽然有人来报,说是京城来人了。
这让宁复也有些惊讶,当即来到营门前,结果当看到来人时,也更加震惊。
“童兄你怎么来了?”
来人竟然是童贯,可是宁复事先却没有得到任何的消息。
“宁老弟,你可是不知道,京城那边因为你已经闹翻天了!”
只见童贯迈步上前,一脸焦急的道。
“我?我都不在京城,关我什么事?”
宁复一愣,不明白童贯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