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 外交之策(1 / 3)

君临战国 龙竹 1157 字 2022-08-06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辰凌回朝之后,几次组织军机大臣,商议国事,继续推进变革,把法律完善,各种奖罚制度,农耕制度,坊市收租等,有条不紊,番邦诸侯也多来燕国贸易,使得国库开始充盈起来。

要不是燕国数百年来,历代君王不断积攒,偷偷建了一个宝库,被燕昭王用来变法的基础,否则,没有那些金银珠宝,很难这么快实施。

战国时代,各国军队虽然有正规军,但大多还保持着春秋耕种收粮,其它时间备战的状态,除了都城禁卫军,地方的驻军更是靠自给自足,闲时回家务农,自备粮食和武器,等到有战事时再归队。

各国的军队没有俸禄,都是义务兵赋,受伤致残或战死,没有什么抚恤金,只是立功者,可以给家庭赚来土地,靠军功提拔,加封官爵。

燕国在这方面做出调整,征兵后,可以免除家庭承担的人丁税,给家庭一些农具,还能发放一点薪水,粮草和军械,完全由朝廷承担,有专门的军医院治疗伤病,待遇好上很多。

农耕开始了,由于今年没有动乱,人口多了不少,在地方官衙组织下,燕国的耕种土地竟比去年多处一倍来,对储备粮仓,很有大作用。

把朝政捋顺之后,辰凌找来了墨家的端木黎工匠大师,目前任命于科研部门工械院的侍郎,负责工程军械、设备的研制与开发。

“端木先生,水力设备研发如何了?”

“回君上,目前已制造出四台水力锻造机了,被秘密运往医巫闾山基地,那里有大凌河,水流湍急,山下有义县做坊市,等基地生产的铁器、军工等,可以在义县周转,运往燕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