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水力铸造机(2 / 3)

君临战国 龙竹 1214 字 2022-08-06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这个叫做水力锻造机,在冶铁的时候,用来打造熟铁中的炭,目前的冶铁技术在诸侯列国相继开始,但是人工砸铁,生产的铁质易脆易折,很多铁剑的质量,甚至还不如高质量的青铜剑,目前秦国有三分之二的军队,仍用青铜戈和剑,箭簇头都是青铜混有锡等矿物质,由于青铜锋利,但容易折断,因此秦国的工匠大师们,把长剑和长戈,打造成流线型,缓解了这一劣势,因此秦国对青铜兵器的打造,可以说远超过东方六国。”

“铁兵器方面,以韩国居首,因为韩国铁矿充裕,朝廷控制大部分铁矿,用于军功兵器生产,弩、铁剑、长戈生产都很有名,故此有劲韩之称,但是打造出来的兵器,我也看过,里面的杂质还很高,就是因为在淬火捶打铸造中,火温不够,打造的力量也不够,人力效率低,无法形成批量标准化,如果使用水利代替人力,将是一个大进步,水力铸造机、水力切割机、水力冲压机、水力压弯机等等,可以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大批量生产,标准化尺寸,一旦再燕国运行起来,十年之内,将是一个飞跃的进步,将会在军工、武器装备方面,远远超过中原六国。”

辰凌这是近期通过水灌曹州,见识到了大自然的威势,忽然灵光突发奇想,要大举借用水力这一资源,联系到欧洲近代发展,与水力车床的关系,太过密切了,甚至是里程碑的作用。

根据欧洲工业史,最早的水锤出现于15世纪,率先德国锡耶格兰德采用了杠杆锤或落锤,所用水轮轴与锤杆平行,末端为凸轮,使锤杆升高到支点和锤头之间,这种锤的工作速度为每分钟70次,且能够举起较大的锤头;以后出现了尾锤,锻打速度每分钟200次,锤头重量50到250公斤,极大地解决了锻造工艺,使大批量生产成为可能,从而拉开了工业的序幕。

十五世纪末期,水力冲压机、水力铸造机等相继出现,为后来的蒸汽机的发明与创造,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可能。

辰凌觉得发明蒸汽机,就如同凭空造楼阁,不只是理论接受问题,而是相应的各种零件,根本没有,甚至说,达不到要求,需要轴承、活塞、钢结构等,这个战国时代,连铁质都不合格,更别说钢铁了。

因此,他决定把燕国的工业研究,放在水力车身上,包括铸造机、冲压机、切割机、压弯机等,如果在十年内,发明出来,并投入使用,或许二十年后,就能大批量生产钢铁了,打造板甲出来,硬度远远超过古代任何其他盔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