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台清儿静如明月,气质脱俗,有一种难言的光环笼罩,显得无比圣洁,此刻的她,早已收起了仙子超然玄远的神态,而是收起了气息,谦虚地听着,脸色的神色不断变幻,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正是关键,以前从未考虑这样细致。
“第二,粮草问题,百万雄狮,征战十年,需要多少粮草,天文数字,而且远离本土作战,运输过程中的消耗,相邻国家征战,是五存一,跨一个诸侯国再作战,十存一都不止,如果从渭川粮仓运粮,去燕国打仗,至少要三十存一,也就是运输三十万石的粮食,只有一万石的粮食能被送到,其它都在途中消耗掉了,而且壮丁都被拉去战场作战,运输队伍更加庞大,至少要双倍的人来运输粮草,如果六十万人在外作战,就需要一百二十万人,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运输,那么谁来种粮呢?春耕秋收,也同样需要人力啊!”
“何况秦国多山岭之地,土地贫瘠,目前只有一处能做粮仓,那就是渭水八百里平原,能保证目前秦国的粮草供给,但只是三四十万兵戈,在本土的消耗,而不是百万大军,远征的消耗,差十倍都不止。尽管秦国有洛泾之水的平原,还有巴蜀的后仓,但这两处,目前还没有用武之地。”
“洛水、泾水不是大旱就是大涝之年,十年中,几乎收成不多,旱时收成减半,涝时收成亦减半,几乎没有丰收年;巴蜀道路崎岖,无法运粮出来,而且巴蜀河流十年里八年泛滥,非旱即涝,自给自足都很困难,何况秦军刚占领不足十年,当地武装反抗频繁,每年都要投入兵力和粮草消耗,更别说往外运粮,填充国库了。”
“要改变这两处,除非兴修水利,洛水、泾水之间能筑起水渠,灌溉当地的田野,旱涝保收,巴蜀也一样,必须派去驻守官员,治理民政,等二十年后巴蜀民心归拢,期间有精通水利人,改造巴蜀的河道,建水渠工程,便不利为有利,数十年后,才能变成粮草。”
这一切,其实都是辰凌在后世看记录片的时候,听来的,讲解大秦国兴衰的时候,把这些都涵盖了进去,秦始皇为发动统一战争,征调百万雄狮,两百万苦力运粮,全国备战,每家除口粮外,一律上缴,所有男丁及妇孺,统一听从调遣,全民皆兵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而且秦国后来有了李冰的都江堰,郑国的郑国渠,才使得巴蜀、洛泾之地,变成了两大粮仓,为秦国源源不断提供粮草,否则,统一战争都是空谈。
清儿听完之后,长长吐了一口气,光着人口和粮草两项,就难道了所有诸侯国,难怪以秦国蒸蒸日上的趋势,还要七八十年的筹备,果然不是空谈,对于辰凌的分析,打心底佩服了,但是转念一想:不对,他说这几十年内,有一个诸侯国会取而代之,这怎么可能,哪一个诸侯国能超越秦国的优势?这时候的玄女,更加充满好奇了,眸光中多出一丝渴望……